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郭德纲是怎么一步一步红的?
相声,他的,班主郭德纲是怎么一步一步红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郭德纲是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草根艺人,但是他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并且脑子反应极快,被戏称为“八核大脑”,尤其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说其“已经达到了大学教授的水平”也不为过。郭德纲自己也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没文凭可以,但不能没文化,所以他一有时间就看书,这点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德纲6岁学评书,8岁就开始学相声,
16岁时拜天津相声演员杨志刚为师。在他身边也是学习了不少传统相声段子。
虽然相声学的很不错,但因为那个时代行情不景气,在生活都吃不饱的情况下。
很少有人花钱去听相声。
所以很多都转行, 唯独他还在相声界里挣扎。
那时候他在天津,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妻子胡中惠。
两个人相识不到半年就闪婚了,婚后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郭麒麟。
但奈何那时候真的是非常困难,结婚后自然要面对很多琐事。
一家的温饱,柴米油盐让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
至此胡中惠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郭德纲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郭麒麟继续北漂生活。
在1995年的时候他为了自己的相声梦想。
来到了北京,因为刚来北京的他,人生地不熟的,只有在外面说自己是杨志刚的徒弟。
因为那时候杨志刚在相声界还是小有名气的。
但奈何天津那边觉得郭德纲这样有点丢人,并没有承认郭德纲是他的徒弟。
这样一个无人认识的小卒,谁会去搭理他呢?
可是郭德纲并没有因此放弃,他想认识相声界里的名流,想拜他们为师。
但是那时候谁会去搭理他呢?无奈为了生活,只能回到小剧场表演。
其实那时候北京剧场里也有很多人喜欢说相声的,所以当他们这些热爱相声的聚齐到了。
于是他们就想成立一个北京相声大会,这也就是德云社刚开始的名字。
这个相声大会的成立也算是郭德纲在北漂的一个起点。
慢慢的也认识了很多喜欢说相声的同行。
虽然是成立了这个德云社,但是来这里听相声的也真的是太少了。
但是你每天的开销还是依然要去支出。
当时为了能够支持这个德云社,郭德纲的女友王惠,把自己的车子都卖掉,来帮郭德纲。
可是这也只能维持一时,如果像继续坚持下去,那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2003年,安徽卫视举办了一个主持人挑战大赛。
郭德纲为了维持德云社,于是报名参加了。
但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节目组安排了“玻璃橱窗48小时”
顾名思义如果你能够在这个玻璃橱窗里待够48小时就算挑战成功。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的成功啊。
这个橱窗不仅是透明的,还是在最繁华的商场里。
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郭德纲也想过放弃,甚至都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但是看到很多人对他的鼓励,他决定挑战下去。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挑战成功了,或许是这次的磨炼,让他更加的勇敢坚强。
在后面的发展里,他的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
并且认识了相声界的侯耀文。
承蒙侯耀文的赏识,郭德纲也拜了侯耀文为师,成为第八代相声演员。
如今的郭德纲虽然有着很高的成就,但这都是他早年间经历的很多苦难。
历经了很多挫折,或许我们无法想象不到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付出怎么样的努力。
但是只要你付出就会有回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德纲的成名:七分努力二分韧性一分贵人相助
说起郭德纲的成名历程,我们先从他四十五岁生日时写的一首诗开始。对于高中都没上过的郭德纲来说写出这样的诗,足见其才气,“挑起竹帘看晚霞”显得老气但也包含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生活的磨难是对人最好的历练,也塑造了郭德纲坚韧的意志和豁达的心胸,这是成事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三次闯北京,为生存不得已参加电视台指定的橱窗内生存48小时挑战,给电视节目当谐星,又是跑街串巷下乡的说相声唱戏。为了能在相声界立足,低头哈腰看尽人情冷漠,小有名气就受尽同行排挤。
“说相声得先学会做人”这是郭德纲的原话。虽然他在相声中骂了不少人,但多数是嫉恶如仇,除此之外郭德纲的为人还是得到了许多名家和媒体记者的认可的,否则也不会那么多人乐于帮衬他成名。
较早助力郭德纲的当属北京文艺电台主持人大鹏(康大鹏,不是演电影的董成鹏),是他在主持电台时不断推荐郭德纲相声给听众,才使得郭德纲相声逐渐声名远播。
相声名家侯耀文毫无疑问是郭德纲的伯乐,力排众议收他为徒,使得师承模糊的郭德纲从此得以正本清源。这其中有于谦的莫大功劳,是于谦将郭德纲推荐给侯耀文的,所以郭德纲常说“谁都可以离开德云社,只有谦哥不行”。当然了,这么多年下来成就的黄金搭档也印证了于谦之余郭德纲的不可替代性。贵人相助是郭德纲能成名的第二个要素。
天津是中国相声曲艺的大染缸,"相声窝",许多相声大师名家都出自天津。郭德纲生于此长于此,从小耳濡目染,七岁学评书,九岁说相声,十二岁登台表演。除去相声外,郭德纲对评书、大鼓、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小曲小调等样样在行,“打铁还需自身硬”,集相声曲艺于一身,才会使其光芒四射。
最后不得不说是时势造英雄,新世纪之初,老百姓物质生活逐渐得到了满足,开始追求精神娱乐多样化,郭德纲的小剧场相声回归传统回到草根,贴近老百姓生活,才会收到大众欢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文化政策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明,郭德纲通俗的传统相声在小剧场逢时而生。当然了,郭德纲也是营销高手,说相声之余不断参加各种电视晚会、综艺及访谈节目,宣传相声同时提高自身知名度。
上一篇:飞蛾扑月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