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唯分数论才是把重点大学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数论,大学,成绩为什么说唯分数论才是把重点大学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说唯分数论才是把重点大学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同班同学有二位成绩特好每门作业试卷几乎都是一百分。有一位在一次考试中得了99分,他竟然哭了几堂课…第二天眼都哭肿了…。但是这二人都读了大学,但由于很自私自傲,一分钱亏都不吃,都终生做了技术员直到工厂姓私,。但其他同学竟有近5O当了科局以上干部。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们人是肯定能干出成绩的。尽管他们大都未进大学门,但那时的干部是以工农兵为主。况且现在的教育是市场化好教育,它是留学不归国的根夲原因。唯分数考出来的学生不完全靠谱。看,尖子都去援助西方了,可我国的科技水平也照样直线上升。因为,一个高度自私的人整天想的都是自私自利,眼界自然不宽,意识自然不能飞跃,岂能开发出科技成绩。这也是西方帝国主义没落的主要原因。他们收买的全是高度自私的人,做一分成绩要十分利,就是做出成果,若不给足利也不会放手。自私配霸主,岂有的结果?所以,分数再高若自私,终究是一个无用之人。一个学有高分,心有高德,智有高志,大公无私之人,才是人间奇才,人中之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数——重点大学——好工作。都是我自己努力,努力了自己就好,当然成了利己主要了。可是有办法吗?宁可孩子自私自利也要上个大学轻松吃饭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的教育已经脱离了唯分数论的范畴,但仍旧有一小部分学校执行着唯分数论的教学方式和评优方式,那什么是唯分数论呢?指的是在学校的评比优秀学生或者奖学金等方式的时候最先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数,而且唯分数论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那唯分数论会不会使得大学生变成利己主义者呢?在我看来,这一点不必过于担心,现在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如果仅仅进行评比学生是否优秀那都会想办法提高成绩而不是在勾心斗角上。
目前大学并不采用“唯分数论”,都采用学习成绩与课外能力的模式
唯分数论大都出现在高中阶段,在大学却很少见,现在大学都采用成绩和课外表现综合表现的评比模式。在我大学的时候,每年评比奖学金的方式是专业课成绩占60%,而课外奖状加分则采取20%的权重进行加分,课外学术活动加分则采用55%的权重进行综合算成绩。这样评比的方式有一个好处,不会埋没学习成绩不太好,但课外活动表现较好并且具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这样一来与“唯分数论”背道而驰。就算是在大学里保研也不采用“唯分数论”,成绩好坏只是让学生具有保研名额,而真正取决于保研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课外的学术活动加分以及在保研面试中的发挥。为此,大学里的“唯分数论”非常少见,也不会存在唯分数论引起的利己主义者了。
唯分数论不会引起利己主义,反而能加强集体意识
“唯分数论”的大体意思指的是以分数为首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中的时候主要是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对于课外的表现却很少提及,但到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在高中的友谊是最纯洁、最真实的,并且在高中的时候集体主义鲜明,一个班级、一个宿舍都是一个小团体,而高中时期的“唯分数论”却能让这些团体更加团结、友爱。
那大学是不是也这样呢?大学的评分方式发生了些许改变,分数已经不再是主体,同时学生之间的集体感也有所改变。在我看来,“唯分数论”不仅不会让大学生形成利己主义,甚至在大学采用“唯分数论”可能会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
结语:导致大学生利己主义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唯分数论”,而是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种种因素造成。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说,同样是人,为什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分数论是一个方式也是一种结果,正如正反双方的辩论,仅仅是一种辩论。至于精致利己主义的成长过程非常复杂,难以厘清楚就因为一种教育方式就可以从根上导致这样的结果。家庭、社会和学校,背后又是非常多元丰富的影响,就算同卵双胞胎也可以造成不一样的教育结果,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待更科学细致客观的分析和结论。
上一篇:在职场中,如果让你不用学习就得到一项技能,你想得到什么技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