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旦父母过世,兄弟姐妹容易闹掰,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什么原因?
父母,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来一旦父母过世,兄弟姐妹容易闹掰,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在农村,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父母在世时,兄弟姐妹间虽有矛盾都也能相处,一旦父母离世,就彻底闹翻了,形同陌路,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在没成家前,有父母在,就有亲情在,姊妹兄弟更是其乐融融,可随着父母的离世,在农村许多兄弟姐妹,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让人唏嘘不已,甚至还不如邻居,分析原因:一是,父母在世时,儿女多,处理家务事,对儿女的感觉,一碗水没有端平,薄此厚彼,产生怨气,碍于父母面子,引而不发;二是农村环境不好,经济不宽裕,人们为一些生活琐事喜欢斤斤计较,俗语说,亲方的曲方,贫富都有嫉妒和嘲笑,埋下祸根;三是农村人们视野狭小,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容人之量,更不知血浓于水的真谛,也不明白首孝悌次谨信的道理,让一些个人小利蒙蔽双眼,把亲情看的很淡,自私自利成为自己的座右铭;综上所述,这些生活细节,导致父母离世后,姊妹兄弟不再往来,可这并不是所有,只要我们心胸开阔,以德报怨,天下没有难处的兄弟姐妹,就看双方有没有诚心,每个都奔着吃亏的心里,亲情还是会回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分家产不公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都是因为兄弟互相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房财产,尤其是在城市,比如说北京的城市房价都很高,谁都想争到房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说一旦父母过世,兄弟们就会闹掰谁也不想见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兄弟姐妹之间当要求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时,就容易产生隔阂,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
当父母健在的时候,兄弟姐妹还是兄弟姐妹,在出现一些家长里短、锅碗瓢盆之类的问题和矛盾时,尽量本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一家人有多大的矛盾这样的心理去解决问题,而且兄弟姐妹之间闹矛盾最伤心的还是父母亲,所以父母在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家庭问题,为了不让父母伤心和难过,大都忍一忍就过去了。
当父母离开了我们,这时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亲戚关系,如果再出现一些家长里短、锅碗瓢盆之类的问题和矛盾时,特别是父母遗产分配的问题,即使你觉得这样分已经是非常非常公平的事了,但还是有人觉得不公平,即使这个分配方案是兄弟姐妹一起商量过大家都同意的,还是达不到有些人的要求,当这些很多很多的问题矛盾叠加在一起,如果兄弟姐妹之间没有一个有号召力或影响力的人,再加上忌讳父母的这根弦已经没有了,就非常容易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矛盾和冲突,使得兄弟姐妹之间彻彻底底地走向对立面,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狭隘的心理是不正常的心理。
我们为什么能和我们的朋友相安无事很多年,而和我们的兄弟姐妹如同仇人一般呢?就是因为当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要求的过多,而实际得到的太少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而我们和朋友之间由于没有这么都的要求,即使得到的太少或没有得到,我们都会心安理得。
所以如果不想在父母过世之后兄弟姐妹不闹掰,就要多付出一些“舍”少一些“得”,这才是为人之道、处事之道,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家和才能万事兴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家人就像一头大蒜,父母就是中间那根柱子。一直维持着一家人在一起。
小的时候,若父母一视同仁,兄妹感情会好一点,也不排除从小就里戳外捣、占便宜、欺负人的小孩,影响兄妹感情。
但父母在,根据地就在,即使有的不愿意回去的也碍于情面要回去,是不是对父母孝顺已经没法纠结了。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生病花钱的地方渐多,很多人家都有既不想出力也不想掏钱的那个。
甚至还有只想从父母那里啃一点的人。都看在眼里,留在心里。即使不计较,也为日后相处留下隐患。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一旦离开,原先不是很亲热的、甚至撕破过脸的,真得远亲不如近邻。
很多因为赡养父母或者争夺父母财产大动干戈、闹上法庭的不计其数。父母一走,更是树倒猕猴散。干脆眼不见为净了。
当然也有很多相处的很好的兄弟姐妹,相互照顾,亲如一家。这就意味着另一半也需要善解人意、善于为人处事。
但是一般兄弟姐妹长大结婚后,就不如小时候亲热了,尤其两个儿子的,更明显一点。
总之对父母,各凭良心,不要过分强求不孝顺的那个来对父母好,自己能做多少做多少。
祝安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