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和子女,到底谁欠谁的? 为什么关系往往不好呢?
父母,子女,孩子父母和子女,到底谁欠谁的? 为什么关系往往不好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就是各种命运,用一个故事来说起吧!
姑姑三个孩子,表姐小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小儿麻痹烙下了病根,本来挺好看的就因为腿嫁给了一个很一般的男的。大表弟现在不只是心理压力太大还是怎么了,心脏不太舒服。小表弟小时候也是不知怎么的胳膊给扭了烙下了伤疤。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姑姑不计较她的父母。因为她这个母亲当的也不称职。她也看不了孙子辈的,只知道干活儿,孙子送到她这儿她也不看着,差点没把孩子丢了。要不就是孩子上房了。好在两个儿媳妇还算不太计较。因为毕竟她还会干很多活儿给子女们补贴。明年他们就六十五岁了,希望能过上退休生活吧。
姑姑和姑父现在已经六十四岁了,还种地还是梨树,需要爬上爬下的,养着二十多只羊,还帮着大儿子放羊。住在特别低矮的老房子里,院子里就是羊圈。整天特别难闻。养了儿子养孙子累得不行。
他们对自己的子女基本上就没尽到什么看管责任,因为穷,导致孩子们一生的病痛和伤疤。三个孩子都上到初中没毕业就不辍学了,两个表弟在家务农,各有两个孩子,一年可能连一万都剩不下,表姐因为腿脚不好也上不了班,所以盘了一个化妆品店卖化妆品(但也攒不下钱,跟她大手大脚有关,属于挣1个花5个的主儿),除了卖化妆品还兼卖塑身内衣,表姐不舍得给自己的孩子上辅导班,怕花钱给孩子也没用。不舍得给父母买东西(买件衣服100多父母给她报销了她还真拿,太财迷了),姑父脑血栓住院也不知道看没看,估计也没花钱,就瞎花钱舍得,卖给姑姑一套塑身内衣一万多,花六千多去海南玩(还是被洗脑导致的)。年底就剩下两千多块钱。还整天迷信。算命,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攒不下钱来,这还用算吗?你省点什么都出来了。
大儿子争强好胜,有了一个儿子后,中间让媳妇堕胎两三个,他是知道孩子多的辛苦和压力,后来媳妇又怀孕了,不得已生了下来,另外一个儿子,这下压力更大了。除了在工厂打工,还兼职跑滴滴,还养了快一百只羊。累得心脏都出了问题了。特别瘦。媳妇现在在家带孩子,也没法工作。
二儿子贪图安逸,也有了一儿一女,之前折腾了好久也没挣着钱,现在也要在家做饭,还要上班。也挺辛苦的。
你说这一家到底是父母欠儿女,还是儿女欠父母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违反自然规律,对厌了。又或是,教育、沟通不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和子女,是我们来到人世间的的一段缘分。
首先,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在充满期盼中来到这个世间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非常辛苦,但同时也享受到了孩子带来的欢愉。在失去自由支配时间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伴随着新生命的成长,我们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充实与忙碌中,责任心得到了增强,知识面得到的扩充,做事效率、统筹兼顾能力均得到很好提升。
其次,说说父母、子女的关系为什么往往处不好,因为距离太近,可能会造成彼此的伤害。家是一个极具隐私性、最为放松、也最容易暴露负面情绪的地方。加之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没有把他当做独立的个体对待和尊重,借着爱的名义,进行操控;或者工作、生活不顺,就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更为弱小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矛盾的产生的是必然的。
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温馨、舒适,无论走到哪里都无限眷恋的地方。用不好,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矛盾、甚至仇恨的地方,如果离开,誓死都不愿再踏足半步的噩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也不欠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人物品,控制孩子的想法,控制孩子的一切!物极必反,当孩子受不了你的掌控,自然会反目成仇!
生活中的大多数父母都不会去管孩子的想法,甚至不允许孩子有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不尊重孩子意见,把自己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
比如:《狗十三》中,李玩喜欢物理,想报物理兴趣班,爸爸却觉得李玩英语不好,强制改成了英语兴趣班。
在比如:《小欢喜》中,英子喜欢天文,想报考南京大学的天文系,梦想是国家宇航局,在誓词大会上,宋茜却逼着英子把梦想改成了清华。
虽然说这是电影,电视剧,但是这都来源于生活!
这就是父母的自私行为,我都是为你着想,所以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绪,必须以“听话、懂事”来报答我,如若不然,你就是白眼狼!
纪伯伦写过一首诗: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
中国父母从来不了解,孩子不止是你的孩子,还是一个独立的人。
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才充满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