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炒股都踩过哪些坑,踩坑之前是怎么想的?
交易所,投资者,资金大家炒股都踩过哪些坑,踩坑之前是怎么想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不难发现,我们梳理的以上投资理财诈骗有着共同的手法:
手法一:编造项目。编造无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公开向社会发售吸收公众资金。
手法二:传销拉人头式奖励机制。利用受害人的人际关系网,吸纳更多人上当受骗。
手法三:虚假宣传。编造资质、项目、担保等等信息,假借官方机构之名,包装成大城市平台。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来判断自己是否会踩坑:
1、买的是什么? 在投资理财诈骗中,人们往往连这项目是个什么,怎么赚钱都没搞清,一心只在乎这包不包赚钱。 而不法之人正是摸准这点心理,把投资项目或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利用各种高大上的专业术语(例如“P2P” “数字币” “区域链”等)进行忽悠,让生财之道看上去似是而非,又仿佛切实可行,让投资人一时头脑发热,丧失理智。 所以,第一点就是在没有彻底搞清楚你买的是个什么东西时坚决不投资。
2、谁卖给我的? 理财诈骗的很多项目都号称具有相应资质,动不动就是与政府或者大银行的合作项目,要么就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还有银行、保险公司担保。但仔细推敲下,都是问题。 例如在中国境内,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八家交易所是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成立的正规交易所,又比如国内能够炒外汇的正规渠道只有银行。 所以,第二点就得彻底搞清楚这东西到底是谁卖给我的?他有没有卖的资格?
3、钱到谁口袋了? 最后还得留个心眼,搞清楚你的钱到底是打给谁了?如果是个人账号,没得说,立刻停止转账。
正规投资机构在银行都是有专门账号的,例如P2P都应有第三方托管资金账号。 当然如果是第三方资金账户,您也得再多个心眼,彻底搞清楚这第三方到底个什么角色,这钱到底是托管还是存管。 如果是存管,平台还是可以直接拿您的钱,只有托管平台才无法直接接触到您的钱,从而降低风险。
安全提醒
金融骗局花样层出不穷,暴利背后都是风险,不懂千万不乱投! 尤其是现在不法分子将矛头指向老年人,我们也有责任去保护他们不被侵害。平时多花点心思和时间,给亲戚朋友做一些科普工作与风险预警! 当涉及到网络理财时,建议安装安全软件,如金山毒霸,猎豹安全大师等,可精确识别伪虚假金融网站,防止被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消息买股上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个股票停牌,有的2年多,开盘大部分连续6个跌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是以前2006年的时候第一次进入股市,那时对股市一点都不了解,就听公司的同事说,现在买股票很赚钱的,所以我自己就到银行开了炒股的帐号,那时没有现在方便,现在股民想炒股的话,网上就可以搞定的,自己在手机应用市场里下载一个网上推荐知名度很高炒股App,然后按照提示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帐号注册。以前炒股不知道怎么开始买卖股票,就一股脑的听某某网上说,买这个公司股票一定大赚,等买进去了,买过几天就开始大跌,心里就慌的很。那时买股票全是听某某同事,某个网站,推荐的,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就买进去了。所以就掉进坑里了。有了第一次这样炒股经验,后来就知道,要进入股市的话,一定要学习,就当第一次炒股交了学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灯吃面,熟悉的感觉,痛苦的滋味。
今天禅进吃了一碗大面,昨天买入的宇瞳光学大跌9%,两市跌幅排名13,持仓大亏10%。
主要原因是买点不清晰,胡乱追涨。
这票连续大涨两天后,来了一根巨阴棒,本不是好的接力点,但是却主观追涨。以为是叠加华为+次新+高送转除权+快新高。
其实我是回踩低吸模式,低吸的要诀是够低和缩量,这两点都不满足,真不能乱买。
管住手,严格要求自己,宁愿错过,不要再如此做错。
下周一找低位再接回一些,做个差价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股民我相信或多可能都踩过坑。谁相信是个坑呢?在现在看来都与诚信有关。我说的都是公开的,以上市公司公告形式的坑。例一,美丽纸业,临近实施分配方案前更改。中川国际也是分配方案实施前在公告遭遇战争收到不可更改的损失而取消,公司现已退市。当然还有许多,现在我买的公司都是知名度比较高,受市场关注度也比较高,质地比较好的公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