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边摆摊”是后疫情时期的应急措施?还是常态?
地摊,经济,常态“道边摆摊”是后疫情时期的应急措施?还是常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是永远支持地摊经济在偏街小巷人口聚集区和小商小贩自发的区或路段规范有序全面放开经营!
城市主要地段和交通枢纽干道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同样要加强和巩固,绝不能够为了地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降低了我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追求!
地摊经济是我们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唯一生存空间,这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还缓解了他们对基本生活需求的后顾之忧,在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还拉动了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因此这一举两得的政策措施即发展了经济、保障了民生又稳定了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大城市在合适的地段,不影响交通情况下,希望可以常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我们这不让摆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20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近日,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这让“地摊经济”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目前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充分说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地摊经济”对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气促消费,加快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务实且暖心的举措在群众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我认为疫情过后,“地摊经济”只要管理好,会成为常态化,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急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看地域了,大城市也要看合适的地段,不能影响交通,走街串巷,有可能成立。早市,下班后摆摊,应该可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需求而后有市场,街边摆摊与店面,线上只有形式与成本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觉得回归民习就比较接地气。车笼走马热闹,道边摆摊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人情味十足,很是怀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