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人书,全部是悬肘,甚至蝇头小楷都悬肘劲书?
书法,古人,都是为什么古人书,全部是悬肘,甚至蝇头小楷都悬肘劲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长期苦练之下,就是用嘴叼着悬空写也可以快笔如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字一定要悬肘,这个提法有问题。
初学书法当学大字,写大字悬肘,肯定是对的。因为写大字,人要站着,自然就悬肘了,即使是坐着写大字,也要悬肘,这样便于大臂小臂和手腕全部发力,写出来的字就有力度,同时,也便于灵活使转,把面积照顾到每一个笔画。
但是对于小楷,一定要永悬腕,我觉得没有必要。写小楷,不需要用小臂大臂的力量,只需要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即可,可以枕腕书写。对于蝇头小楷,可以像拿钢笔一样写字,握笔也是的,充分利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的力量。
关于握笔,我要说,执笔无定法,只要好用顺手即可。不要纠结什么悬肘,悬腕,枕腕等等。中国兰亭奖获得者残疾人张文佑先生,没有双臂,用嘴衔住毛笔,即可以写大字,也可以写蝇头小楷,写得精美绝伦,那才是绝活。费新我,用左手写字,写得古拙老辣,别具一格,哪管什么左手右手执笔?
所以,写毛笔字,怎么握笔,用那只手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字写得好才是重要的。即使你握笔姿势正确优美,可是你的字不美也是白搭,张文佑的嘴巴书法,就是最好的明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得从书法的本质说起,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讲究线条的舒展流畅、收放有度、粗细交替,以求线条行云流水,张力十足,因此,书法的精髓就在于悬腕。悬腕可以让手有更灵活的活动空间,这与书法的艺术本质相得益彰。
我们看很多古代书法家的著作或传记,亦会或多或少有说到执笔方式的内容,有说到关于悬腕的问题,古人写书法都是悬腕的多,几乎没有枕腕书写的,如果有枕腕书写,那是被歧视的。
时至当下,写书法真正的高手,也都是以悬腕书写居多,因为他们深入领悟书法精髓的东西,深谙悬腕书写益处良多。所以枕腕这种基础的书写方式自己被他们摒弃。
也不是说枕腕就不好,个人认为枕腕是学习书法的入门垫脚石,很多人初学书法,手还没有定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当掌握书写力度和方式后,自然就应该变为悬腕书写,如果学了一两年甚至更长,依然还是用枕腕书法,那枕腕就会变成你书法路上的绊脚石,会阻碍你探索书法精髓的道路。
有的人写了大半辈子书法,依然用枕腕,这种人基本可以判定没有多少书法天赋,只是把书法变成了写字罢了,这些人甚至不以为然洋洋自得,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那就让他们陶醉在自我满足的世界中去吧,这毕竟比陶醉在写江湖体的“大师”们好一些。
最后祝愿大家在学习书法的路上顺顺利利,每天都有进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你在学习书法的路上快马加鞭。我写书法,基本也是悬腕的多,掌握好悬腕书写的技巧,你会发现原来书法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看到古人写字了,现在讲书法的不都是异想天开揣测古人吗?悬肘写字肯定和写字大小、熟练程度以及字体形式有关,最根本的得符合人的身体机构,肯定不是找“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书写为何悬肘?是全部悬肘还是部分悬肘?甚至写蝇头小楷亦是悬肘而书?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古人书写,以悬腕者居多,悬肘者较小,除非是写榜书大字,才会采用悬肘。
这是由古人书写应用的条件和书写应用的习惯而决定的。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日常应用的汉字,追根溯源,最早是甲骨文,是以刻画为主的。甲骨文以降至活字印刷术出现,其间或刻或铭或书,均遵从了自上而下、自右至左的书写顺序。这种书写和文字编排方式,大概是受古代竹简编纂成书册,即所谓“汗青”的影响,从而固化了古人的书写、阅读习惯,并传承影响到后人。基于这种文字展现形式,以及从硬笔刻画转换成软笔书写,为有效避免撰书过程中手掌、袖口等因素对书写成果的不利影响,自然而然,“提腕悬肘”便成为了毛笔书写的一个特定规范。
古人书写提腕为多、悬肘为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纸张尺幅不大,且成本高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人遗馈给我们的尺牍来印证。惜墨如金的名尺牍,基本上都是小纸张、小字体,鲜见大字、巨字,并不追求所谓的“展览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因而,在运笔把控上,悬腕足矣。
至于“蝇头小楷都悬肘劲书”,不能说没有,但肯定是极为罕见的。因为,这不仅不必要,反而增加了控笔难度。除非是以此方法来“炼金”或“博彩”。即便如此,也会用辅助的方法来控制手臂的活动范围,譬如左手托臂之类。
上一篇:牡丹江七月会正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