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活着不孝,死了烧纸有用吗?
烧纸,死了,父母活着不孝,死了烧纸有用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处不大。一个有孝道的人,对长辈健在的时候,知冷暖,关心老人所思所想,这是比较实际,让其安享晚年。死了以后,烧再多的纸,死去的人也无知无觉,只是寄托一种哀思罢了。一种是过去那儿做的不到位,发思以后,用多烧纸忏悔吧。还有极少数是一种做作,做给活人看的。再说,国家现在不倡导烧纸,一是容易引起火灾,毁山毁林。二是大量烧纸,污染空气。
对故人的祭祀多种多样,比如,植树栽花,酒水果品等等。
新社会,新时代,摒弃陋习,光大新风。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认为有用吗?在老人活着的时候不懂得孝顺和照顾老人,等到去世了一切都晚了会让你自责悔恨一辈子。我们中国传统美德就是孝字当头,父母养育我们一辈子不容易他们付出了好多的艰辛和努力把我们养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替我们操心婚事照顾我们的子女,他们的一生可以说不是为了自己活着,全部都是为了子女,当他们老去干不动的时候我们就要照顾他们,给他们分担一切,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才是我们子女应该做的,而不是人去世了到坟地烧个纸这么容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谈何孝道,不要把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和现实比,在有生之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谈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间有句俗话叫:活着不孝,死了又哭又闹。对不孝的子孙。死了烧纸根本没有必要。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死了烟消云散。你再这么折腾死人也不会知道。所以说。孝顺老人。只有在生前细致入微。尽心服侍,才是尽到了孝道。养儿不知父母恩。走到天涯海角也被人耻笑。人啊!来到人间。尊老爱幼。一生敬老。父母给了你生命。让你来到了人间。不要说三跪九磕。但是你尽到养老的义务。身后会留下一片赞赏和美好。
要说死后烧纸有没有必要。要我说。按照社会的传统习俗。找一个山旮旯,或者边边角角。在不影响大气环境的情况下。送上一点纸钱。也无可厚非,那是对故去老人的追思。是一种心底的牵念。寄托哀思。也是一种对故去老人的祈祷。表现的是一种追思的情结。也是抒发感恩的情操。假如再文明一点的话。就和我一样。在每年清明节来临的时候。在父母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就是把思念父母的心思送到。
尊老爱幼,人人敬老。时时刻刻不忘老一辈。对老人的恩情时刻念叨。这是一种人性美。时时刻刻释放人间暖情的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活着不孝,死了烧纸有用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养育之恩终生难报,孝,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是回报,而用孝心关爱父母,生活中问寒问暖,如果父母在世不尽孝敬,死了烧纸这是孝吗?是弥补良心和内心谴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有句话说“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孝道讲究的是心,而不是事,如果把给予父母的生活条件是否优越,作为判定是否孝顺的标准,那穷人的家子弟就永远没有孝子了。但历史事实恰恰相反,自古是寒门出孝子,国难显忠臣,越是贫穷的人家,越容易出现孝子贤孙;越是那些富贵人家,越容易出现违逆父母的不肖子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赎罪的方式!
的确有这种人,他父母在世忤逆虐待,不孝以至不赡养,自己良心受惩责,愧疚自己的父母,想用死后烧钱纸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显然是心亏之人。
即另你烧纸也沒有用,那种负罪感不是用烧纸能洗刷了的?!
所以父母活着,多尽点孝,让他们吃好穿好玩好,死后别干嚎,又是请乐师,锣鼓喧天,花那些冤枉钱?!有花这些冤枉钱不如活着孝敬老人实惠?!
奉劝(少数、)那些不屑子,活着对父母好点,死后不必瞎浪费金钱?!
自古华夏五千年,礼义之邦,最讲\"忠孝节义“然而(少数)人不孝敬赡养父母,更有甚者打骂父母,然而这些\"逆子\"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有失人道同时也遭世人唾骂?!
奉劝已为人父母者,请善待你们的父母,活着孝敬,死后烧再多的纸无益且浪费钱?!
生前不行孝,死后烧纸送花又有什么用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