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看十部电影,也不愿停下来品一篇文章?
电影,文字,让人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看十部电影,也不愿停下来品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生活节奏的加快,繁忙的都市,人们不自觉地习惯上了快捷,越来越少人愿意安静下来去读一篇文章,去欣赏文字带来的魅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科技进步,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但是这间接导致了人类思考力的下滑。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上个度娘,却没有思考。
其实书本与电影也是同种关系。你在看书时,是否会思考这本书包含的道理呢?是否会想象书中的场景呢?简而言之,书本给了你想象的空间。电影则给了你一个框架,所有的一切都由电影剧本决定。现在的人喜欢看电影很大程度可能就一个字:懒。懒得思考,懒得自己获取知识。
我个人是偏好读书的,但是如果有书改编为电影而我又看过这本书的话,那我肯定不会去看电影,因为看书的时候构建的世界,肯定和电影不同,甚至大相径庭,那不就世界观崩塌,一不小心不就那啥了。
当然电影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这是不可否认的。我觉得,书和电影,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需要兼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琦嫣,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看十部电影,也不愿停下来品一篇文章?
首先,如果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员,大部分人看电影只是当做消遣和解压,跟着情节走,感觉好笑就跟着哈哈笑,感觉悲伤就跟着哭。剧完了,也就结束了,遇到相同爱好者还可以一起聊聊电影的八卦,不用动脑子,情节都可以说个八九不离十,但说不出特别深刻的来。
其次,大部分人对于经典的书籍和文章很容易半途而废。因为经典的文章饱含深意,你需要不断的开动大脑,来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深意和所表达的道理。如果内容理论偏多或太深奥,在学识不高时就很难理解意思,很可能直接放一边再不去翻阅。
现在大部分的电影都是改编的,有相对应的原著书籍。有部分人就会通过一部剧而想找原著书来看,了解更多的细节,也算是为阅读引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当今社会压力大,一部电影综合了多种元素,有趣味,有刺激,有脑洞,视觉,听觉,多方面得到满足,文字却得不到这个效果。
其次,追求效率时代,相同时间可以让人更爽,更舒服,虽然成本比文字高。
当然,文字的美总有人喜欢,而且如果没有好的文章或剧本,电影也只是无米之炊,华丽外表,却没有有趣的灵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影更直观。
电影是直接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把要表达的表现出来。
人们看到什么,就能很快理解他要做什么。
比如,电影中看到一个人走向门口,那就是在开门关门。文章是文字的堆积,文字要先看,再理解,再想象。
人的大脑在面对文字时需要处理的信息更多更复杂。这无疑会增加脑力劳动,耗费脑力。看电影比较轻松。
如果看一部电影需要两个小时,不会觉得累。可看两个小时的书,就会感觉很累。看电影不容易被干扰。
在车上,地铁里,看电影很容易就能看进去,即便车上很吵。可在喧闹的环境里看书,周围的声音很容易就让人走神,打断自己对刚刚看过的一段话的理解。看电影更方便快捷。
生活节奏快,电影就是一个消遣的娱乐,随时打开随时看。
搞笑的电影还能让自己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放松心情。动作类电影能让人感觉痛快刺激。文章不同,需要更多的思考,需要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静静地看。
在一天劳累的工作之后,是很难再想思考文章内容的。电影更容易记住。
电影看到一半,突然有事看不成了,那做完事之后,电影的前半部讲了什么,还记得很清楚。可看文章,看到一半,突然有事被打断了,那做完事之后,很可能还要回顾一下前半部分的内容,才能继续看下去。以上都是电影的优势,文字的劣势。
虽然很多人因为忙碌的生活工作,不怎么看书了;但是,还有很多人更愿意看书。电影也是来自剧本,剧本很多来源于原著。所以,看原著对比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更能让人发现文字的魅力。
比如《水浒传》,拍成电视剧,很多情节都改编了或者去掉了。电视剧就不能完全再现原著的描写,那就失去了很多精华部分。这是文字的魅力。综上所述,虽然电影有很多优势,更易于被人快速浏览;但是文字带给人的思考更多,文字的魅力也更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影画面对视觉的冲击力比文字的冲击力大太多了。特别容易吸引人观看。另外,电影呈现的已经是经过艺术加工了,我问只需要跟着情节和节奏进行就可以了,可以说是不需要太多想象力。不过,看文字的人也不在少数,看文字我们可以自己设想画面和里面的情景或人物角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