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提高农民待遇降低农业风险?
农民,农业,风险如何提高农民待遇降低农业风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待遇问题,可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都在提!古代的农民起义就是最好的例子!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我小时候记得收了粮食后还要上公粮,水费什么费用。现在的农民不仅没有了以往的各种负担,国家还进行补助!现在农业生产,更是有各种各种保险,降低风险!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个人观点还是要改变原有的思想理念,不要只是埋头苦干,更要学习进步才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只有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民更应当如此,只有自身硬,才能真的提高自己的待遇,降低风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切实可行的就是给农民发退休养老金,既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又提振农民种粮积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抓好两点:第一,确保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优良,这是扩大销售、保持较高价格的关键。要从种子、肥料、浇水、管理等各个环节保证最终的农产品质量。也就是说确保“好货”。
其次,是大力疏通销售的信息渠道。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使农民的优质农产品信息广泛传播到各个地方和潜在的消费者耳中甚至心中,打开了各种销售渠道,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若能切实落实、做好这两点,农民就可以增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务员和农民工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都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城镇居民户口和农业户口可以有所区别,因为农业户口国家有土地作为补偿,相应补充了生活成本。全国城镇居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应设置上限,不管是机关事业国企民企单位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退休后养老保险金差距不能过大,考虑通胀因素,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可以按比例增加,但不能超过当地上年度在职职工社平平均工资,比如重庆地区2019年度在职职工社平工资为6814元。农民退休工则参照当地农村实际生活标准平均发放,不能超过上年度城镇居民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比如重庆地区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可以按一定比例平均发放。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平均成本
当农业陷入“小规模、兼业化陷阱”,会不利于成本降低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引领功能,有利于采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经营规模达到30亩以上的农户,对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使用率会明显提高,可降低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生产支出;可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应和农业科技进步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单产。比如规模经营的水稻亩均机耕作业费可降低25-30元,亩均节药30%以上,单产普遍要高出50公斤左右。
因此,应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341万户、合作社129万个,龙头企业12万多家。可通过创新发展经营主体的联合、合作和产业化等提高其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全产业链服务、成本分摊,有效降低成本;二是以农地制度创新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地入股分红等节约租金成本;三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如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真正让农业规模经营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2 发展农业科技,降低多元成本
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瓶颈性问题,都可以在科技进步中找到破解的“钥匙”。
农业科技进步可提高农业生产率。新兴的“3R”技术从节水、节地、节肥、节料、节能等多方面入手,可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物化成本。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可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使化肥使用量减少20%-30%、总成本降低15%-20%.
农业机械化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是导致劳动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驱动力,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2014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2000年的6倍多。
因此,须重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与农机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科技素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