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山区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怎么样?
孩子,农村,山区中国山区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 家庭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要在外艰难工作来养家,爷爷奶奶根本无力进行教育,就算一部分爸妈在身边,他们也鲜于言传身教,一个原因是父母真的不懂,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现在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算意识到了也把孩子的认知与成长交给学校了(懒惰或无精力),经常出现父母一旁打牌,孩子一旁玩游戏的情况。那句我们常说的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现在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3. 游戏。我们那时候基本上没有网络,去打游戏也就偶尔去游戏厅打铜板,搞上几个小时就会很累,现在孩子们玩游戏有多严重,只要有手机,随处随时都可以玩,爷爷奶奶不懂管不到,很多父母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去管教,导致孩子们上瘾太严重,基本无心学习。很多人说,手机还不是父母的,父母如果去控制就好了,一个是父母无暇顾及,还有就是你可能想不到,乡村住宅都是成片的,只要一小孩在玩,众多小孩都集聚。话说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如何有效地控制孩子们玩游戏,游戏目的是为了快乐,但是在认知不高的孩子们身上带来的更多是灾难。游戏公司不应该以赚钱为全部,更应该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
4. 贫穷。现在贫穷的家庭基本上三种,一种不是不努力,而是老实而思维不开阔,或者社会资源少而与外界来往少,一生守在一亩三分地进行劳作。第二种是家庭不幸,如遭遇意外或者全家就靠一个劳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林区大牛,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农村现在对孩子的教育认知上已经有很大改观,大多是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不过他们所谓的重视就是让孩子上学必须上学,而在教育方面家长方面应尽的义务却没有做到。
现在农村孩子教育现状我发表一点个人浅显的分析希望有帮助
一、农村家庭孩子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
现状之一:农村家长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
2.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不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农村家长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装有相当数量的零花钱。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碎钞票;(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的心目中,或许他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现在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但还是有很多欠缺,很多有点能力了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出去上学。我相信未来农村孩子上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没有好的老师!因为是山区各种条件都不好,即便是有愿意来支教的老师呆个一年两年的都离开了,就现在而来说山区的孩还是和城里的孩子的各种待遇差距太大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始终没有根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山区的发展缓慢,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农村教育、医疗落后。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经济不平衡,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突出。
改善山区贫困状况的措施:
1、 温饱方面。
国家进一步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使还处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区人们有了基本的解决温饱的能力。
2、 医疗方面。
在医疗方面,2002年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正是这样一政策的出台,惠及了广大农村地区人们。使贫困地区的人们开始看得起病,贫困地区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上一篇:70前的人年轻时没能力交社保,现在有能力参保年龄又老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