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男性好像带着偏见是什么心理?
女性,男性,偏见对男性好像带着偏见是什么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男性好像带着偏见是什么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抖音上看过一个视频,说的是几个外国老太太的长寿生活,很特别的一点是,这几位老太太无一例外的是单身,他们几个人是闺蜜。于是底下有人评论道,“长寿的秘诀是远离渣男。”这个算偏见吗?不算,但是底下还有男性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因为他把“远离渣男”理解成了“远离男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围和概念。如果是后者,的确是有带偏见。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对男性带有偏见呢?
童年印象:不和的父女关系
早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其实最早是柏拉图提出来的,他曾说,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家庭教育决定着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只不过当时没有人重视。
几千年以后,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理受早年经历的影响,却奠定了心理学界精神分析的基础,并成为影响后代心理学派的基础理论。
在弗洛伊德之后,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他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以及后来的温尼科特、拉康等人,都提出各自的观点,补充和完善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这其中,包括了父爱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成长过程中有父爱的滋润的孩子,要比一般的孩子聪明,在数理化方面成绩要好得多,性格也更果敢,男孩子较具有责任心和男子汉气概,女孩子则较独立。而父爱对女儿的主要影响,其中一项便是两性关系。它与心理健康、婚恋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人一生的幸福。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3-6岁时儿童的性生殖器期,这一阶段的儿童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恋父、恋母情结,这些情结最终走向是压抑了,还是消失了,取决于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互动是否把握好了度。荣格则认为,父亲是女儿认识的第一个异性,与这个男性的关系,最终会成为她将来的男女关系的基石。
成长过程中,父亲形象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过早性行为、药物滥用等高风险的行为,也将使得女儿成年以后对男性更加挑剔的同时,又表现出更多吸引男性注意力的行为,并且,她可能会倾向于与那些对亲密关系感到不适的男性交往。这是因为,她虽然极力避免与这样的男性建立关系,却又被潜意识的父爱情结所掌控而强烈的被这样的男性所吸引,但同时,她又不喜欢这样的男性。
如果父亲的一些特质让女儿感到强烈的不满、反感,甚至是厌恶,比如懦弱、嗜酒、家暴,她会避免与同样拥有这些特质的男性交往,而倾向于选择具有与这些特质相反的,并能弥补或超越父亲的男性。在这种情况下,她并非对男人有偏见,只是接受不了与心中那个糟糕的父亲一样或类似的男性。
但如果女儿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父亲的虐待、遗弃,那么,她很有可能认为男性都是暴力的,不负责任的,从而拒绝男性,尽管她内心其实很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
感情受挫:过度概括,造成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过度概括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的表现形式,其具体表现为,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为“总是”、“所有”等,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它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例如,疫情期间,因为几件女性当众发泄情绪的事件,而说成是闹事的都是女的,但实际上,蒋逸文、刘韵杰、袁克勤等卖国、辱国的男性比比皆是,还有暴力袭击,细数起来甚至比女性更多。又或者,看了一个对日本女性夸赞的视频,就开始批评中国女性的不好,但实际上,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这就是过度概括下带来的认知歪曲。
不理论哪个群体,哪里人都是良莠不齐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不好。
但是,总有人在某些情境下,作出以偏概全的判断,不论男女。尤其是对于感情受挫的人而言,很容易在一段时间内对异性抱有敌意。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女人都贪慕虚荣”。
前者是由于在感情上遭遇渣男,一时接受不了现实,而做出的一种回避性结论,使自己暂时与这段不愉快的经历隔离起来,情绪得到短暂的释放与缓解。后者则不一定是因为感情受挫,还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找不到对象而发酸,推卸责任。但两者都属于过度概括。而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从容产生怨愤、敌意等消极情绪,忽略了自身的成长。
恐男:性侵、强奸、家暴等社会负面信息的后遗症
恐男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对男性,或者男性气质的一种恐惧或排斥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看到男性的时候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主动回避。这种回避主要是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过敏性牵连”,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机制,对害怕的人或物会产生“草木皆兵”的心理泛化。
这和当代社会经常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后,一些言论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
举几个影响力较大的例子。
1.性侵案、强奸案。身为一个女性,被强奸本就是一个受害者,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有些人却总是隔着屏幕主观臆想,各种受害者有罪论,“苍蝇不叮无缝蛋”等网路暴力接踵而至,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更可笑的是,发生这样的可怕事件,没有想到要去好好教育儿子,而是一天到晚给女性灌输怎么保护自己的思想,试问男女力量悬殊,面对面的时候,谁赢?难道所有女性都得化身张伟丽?
2.家暴。很多女性被家暴之后,为什么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以至于有的被活活家暴致死,有的被逼杀人。很大一个原因,是这个社会潜意识里的厌女症和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接警员不当一回事,要么认为是私事,要么认为女人被打很正常,才会一次又一次酿成悲剧,人们最多同情几句女性,就渐渐遗忘了。
3.N号房事件。偷窥女性、偷拍女性隐私,并以此作为盈利手段,弄得女性出个门都人心惶惶,焦虑不安。没有切断犯罪源头,女性小心再小心,还是中招了,以至于女性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
4.PUA。这是一种以恋爱结婚为名,对女性进行精神控制和精神摧残的不耻行为和手段。而且这种人很难一下子被辨认出来,因为他们太善于伪装了。尽管他们不一定把自己伪装成成功人士,但他们一定会把自己伪装成善解人意的谦谦君子,而他们前期大多是一副很有主意、很有能力的样子,到了一定阶段,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开始各种索取钱财与精神摧毁。PUA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狡猾,这也是令许多女性恐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一篇:如何回避财务人的风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