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孩子没做作业之前亲妈又搂又抱,而做作业时又吼又叫?
孩子,作业,父母为什么孩子没做作业之前亲妈又搂又抱,而做作业时又吼又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为什么会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只能说明这个妈妈没有足够的耐心!
家庭在写作业的时候就是呈现这种鸡飞狗跳的状态,没有写作业的时候就是母慈子孝!
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妈妈的心态不是很好,没有足够的耐心,还有就是孩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没有培养好!
有些是妈妈要有良好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写作业都要比较淡定,切忌焦虑,不要去攀比!
对待孩子写作业磨蹭啊,或者是不会做呀,等等家长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一定是要有耐心和爱心的,母亲比较平静,相信这种大吼大叫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母亲切记,不要太着急,性子太急了,会影响孩子的!
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写作业的习惯,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一定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安静的完成作业!?
家长可以用时间规定法?激励的方法!
比如给孩子说在20分钟内完成一个科目的作业,完成了,及时给予孩子奖励,表扬!
写作业的习惯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开端培养好了以后,以后就是一种自然状态了!
孩子能够主动写作业,安静的写作业,及时完成,家长就要给予高度的表扬!甚至一定的物质奖励都是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是人之常情嘛,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谁去自讨苦吃管别人的事。孩子就是自己家庭的希望,寄予厚望。
改变教育方式吧:
1、家庭沟通
放下你的急脾气,放下你对孩子的期盼,平静温和的去沟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好事,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呀。角色互换是最好的换位考虑方式。家庭沟通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另一半的想法,互相尊重,这是树立权威的第一步。
2、制定规则
规则不是大人制定,小孩遵守的。既然是制定规则,那就适用于整个家庭,任何人违反了规则,都要接受惩罚。比如看手机的事情,我们家庭规定在晚6点至10点半不能看手机,连电话都不允许接听,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安静的学习。可是有一次孩子爸爸工作很重要,需要上网看新闻,收集素材。在得到孩子允许的情况下,爸爸用了一次手机,当然爸爸也罚了一周洗碗。规则在家庭的重要性是培养孩子自律的好方法。
3、接受平庸
人比人,气死人,经常能听到“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爸是某局长”等言论。家长在养育孩子时,不要带有功利心。家长自孩子生出来,还不到爬的时候,开始教爬,还不会认字的时候,就开始教写字,还在上幼儿园,就已经学完了小学二三级的知识点。孩子被催熟的历害,如果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就会对孩子产生焦虑,一会儿“棍棒”,一会儿“溺爱”。接受平庸,赞美式鼓励,孩子将会越来越优秀。孩子对父母产生崇拜。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科,是爸妈的重要课题。家庭和谐稳定是养育方法的第一大法则。
好的时候又亲又抱,不好的时候大吼大叫,请家长控制好情绪,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喜欢点个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赞同了,一年前,我女儿上二年级,我给她辅导作业,基本上都是歇斯底里,现在想想真的特别后悔[捂脸][捂脸]。
亲身经历告诉我,给孩子辅导之所以如此“鸡飞狗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家长站位太高,孩子起点太低,导致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太大,内心接受不了,就会生气,一生气就会发火,自然就大吼大叫了。
2.作为家长,成人的优越感太强。在我们给孩子辅导作业是,我们明明知道她们是小孩,不如我们,肯定没办法与大人对抗。所以,一旦孩子出错或辩解,大人立刻觉得孩子在挑战家长权威,于是就会借题发挥,将小事化大。现在想想,最无辜的还是孩子。
3.我们太急功近利,目的性太强。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是我们在辅导孩子作业中,就想孩子听一遍或写一遍就会,实则是违背科学道理的。
唉!现在想想,心理苦的还是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还是需要换位思考,彼此体谅,相信,你也会感受到辅导作业的快乐与成就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容易能理解,对于孩子成绩好与差都是有很大的区别。成绩好的孩子,他自己的任务自己都会完成,大人也就不会那样去骂他,吼他或者打他。对于成绩差的孩子,他一个是为了想贪玩,再一个他是怕做不来的作业,大人会打他,骂他吼他,他觉得心里很慌,又不敢顶嘴,没做作业的时候他就觉得能跟大人打成一片,因为是在玩,当然不会凶他,把他当宝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