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传》里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到底该归咎于谁?
武大郎,西门庆,自己的《水浒传》里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到底该归咎于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就算武松不出现,就算西门庆不出现,她迟早也会跳出这个囚笼,远走高飞。她对武松的勾引,说是“淫荡”,不如说是她为追求个人感情的一次尝试,但从这次开始,她已经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戴上了“淫妇”的帽子,封建社会制度对女人的限制有“三从四德”的约束,女人是没有权利去追求美好的。反抗无力,更别提思想开放了。
要说武大郎是对她身体的摧残,那么武松就是对她心灵的伤害,最终的堕落无不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抗争。如果说开始的潘金莲是悲惨的,那绝望后的她选择出轨并杀夫,就是咎由自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四大古书之一的《水浒传》,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一度成为炙热的小说之一。现在上年纪的人大多都是在那个时期看到这部“大块头”的名书,每每爱不释手。
喜欢看打斗片的人关注林冲,武松等这些马上马下的英雄。而喜欢美女的自然少不了多看几篇有关潘金莲的章节。
一部《水浒传》写尽宋代甜酸苦辣。一个大美人的悲剧代表了封建社会的制度的蔽端。
潘金莲的命运到底归究谁?是社会还是人为?又有谁能说得清?如果说潘金莲的悲剧是某个人造成的是不公允的。父母,武大郎,武二郎,西门庆,王婆,似乎每个人都有一定关系,也脱不了关系。但是归根结底应该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父母→可能基因上给了潘金莲的貌美,这是因,也是种下悲惨命运的种子。
武大郎→三寸钉谷树皮,注定人在体貌上,性格上的窝囊,不被人待见,虽然心地善良。这是潘金莲悲剧上错花轿嫁错郎的前奏。
西门庆→因为是个风流倜傥的土豪,所以也就注定成就他是花花公子,不拈花惹草就不是西门庆。西门庆机缘巧合遇上潘金莲,干柴遇烈火,不烧个片甲不留,枉活世上。
王婆→天生的媒婆,一张巧舌如簧的嘴能把天上的鸟吹下来,能把死人说活。王婆做媒西门庆勾引潘金莲的十条,足让每个想美女的人乐不思蜀,夜不能寐,心猿意马,何况是西门庆。
武松(二郎)→按理说武松与潘金莲的悲剧,本只是只沾亲,不带故。但是,恰恰是武松父母不公允,好基因全都给了武松,不好的让武大包了。你道这世道叫武大怎么活?
仅仅是这些么?N0。因为武松“不谙世事”,全然不顾及潘金莲活守寡的苦衷,把送货上门的好事给黄了。到最后,无意,间接地把她推到了“货王”西门庆怀里,也正中西门庆下怀。
这些因素是否构成潘金莲悲剧的前因后果,还是处在那个封建社会的悲剧产物,让各位先生,网友各抒己见,从中找出最佳答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潘金莲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她本身没有太大的过错,只是在恶霸西门庆的勾引下,丧失了良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没西门庆和为虎作伥的王婆,潘金莲依然是良家妇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里潘金莲其实不悲,说她不悲是因为她当初嫁人时,就只选择了武大郎,而且武大郎很是能挣钱(卖烧饼)武大郎虽其貌不怎么扬,但心善,心好夫妻俩日子过得甜美。
虽然隔壁西门庆有意于潘,潘,心里有波动,而这波动只能藏在心里,享受家庭人生的安逸,就说人心不一样,就说潘越轨,但潘不应该与西门庆合起来谋害可怜的武大郎!
因为武既没有反对,也没要谋那对欺自己的恶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要追究起来可就有多个责任指向了。
其一、从最根源论,金莲的悲剧归咎于其母、其父。生女莫若潘金莲,花容月貌且风骚,惹得路人惦记,基因是原罪。
其二、从成长论,归咎于清河县那个大户人家主子,也就是金莲为使女的BOSS。撩妹技术粗糙,痴迷金莲却无能使佳人动心悦情,以至于行报复手段,强扭金莲、武大郎这对苦瓜。情商、爱商是次罪。
其三、从心智论,归咎于武大郎。无自知之明,纵使丑人也喜色,也当考虑颜值巨大反差,及社会评价。果然,天上掉下个仙女,惹得蜂狂蝶乱,凭空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心智不成熟是大罪。
其四、从姻缘论,归咎于武松。他与金莲是可以成佳偶天成的美事,金莲倾慕于他没有错。他只要顺佳人意,完全可以避免哥嫂的悲剧,而他却宁愿亲手葬送了这一切。三纲五常,腐朽的儒家是千古之罪。
其五、类似语文课里分析的中心思想,归咎于封建婚姻制度,甭当真,那是扯淡。悲剧中的每一个人,潘金莲、武大郎、武松、西门庆等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恰恰他们每一位都不是最佳选择策略,尤其是武松,他才是避免悲剧最关键的一环。
最后,完全没有责任不能归咎的人:是我。我只是看客,叹息其情节的每一个环节都那么拧巴......
上一篇:人生开挂是什么体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