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甄嬛传里的太后说话一语双关,堪称中国式台词,请举出两个事例?
太后,皇上,皇帝甄嬛传里的太后说话一语双关,堪称中国式台词,请举出两个事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甄嬛传里的太后说话一语双关,堪称中国式台词,请举出两个事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后是庶出,与皇上一起夺嫡成功,自然是有手段。
至于说话水平,那肯定是非常厉害。
若是莞嫔的孩子再有什么差错,哀家和皇帝容不得她。
甄嬛要回宫,皇后自然是极力阻止,怀着孕回宫,而且这一次,她与甄嬛,肯定是敌人了。
所以,皇后心慌,想要毒死四阿哥。然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四阿哥没有被毒死。
四阿哥惊慌失措,碰到沈眉庄,聪明的沈眉庄赶紧带着四阿哥去了太后处。
这一来,就刺激了太后想要尽快把甄嬛接回来,压制皇后。
皇后争风吃醋她不管,但是不能再伤害皇帝的子嗣了。
所以,当皇上皇后一起来,太后就趁机说了四阿哥的事情,希望皇帝给他找个养母。
再者,太后说若是莞嫔的孩子再有差池,哀家和皇帝容不得她。
这话听着像是太后在警告所有人,不许针对甄嬛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警告皇后,不许动甄嬛!
这次你没了的只是孩子,下一回便是你自己
甄嬛被华妃罚跪,痛失孩子,然而华妃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
这样甄嬛很是受伤,其实皇上也生气,也心疼,否则皇上不会看甄嬛哭得稀里哗啦,自己也哭了。
但是碍于华妃哥哥的关系,皇上还不得不顾忌。
所以甄嬛就不理皇上,太后这么告诉甄嬛,这次你没了的只是孩子,下一回便是你自己。
这话通透,只是那时候的甄嬛还未参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后宫,哪里是一个只讲情分的地方?!
果然,冷宫长廊上,被扇耳光,被罚跪,让甄嬛醒过来,重新获得盛宠。
其他人,都只能靠边站!太后虽然不喜欢甄嬛,但也觉得甄嬛是个制衡的棋子,所以提点她。
甄嬛悟性高,抛开情分时,自然可以领悟,所以后来的甄嬛就不一样了。
身为皇后,是要掌管群花,而不是一味的修剪,终至花叶凋零
皇上的子嗣接二连三被算计,太后生气,在皇后来请安,太后直接教育皇后。
这后宫里的女人,跟花儿一样多,总有开的。
太后告诉皇后,她要做的是掌管群花,而不是一味的修剪,终至花叶凋零。
如此这般,也是中宫失德。
太后这般管理,才是后宫管理的王道。那么多的女人,那么多的嫔妃,难道各个都要修剪掉吗?
何况后宫与前朝,往往是连在一起的,这样一来,也会影响朝局。
再有,如果皇帝子嗣少,也是不行的。将来,这江山谁来继承?
所以说,太后说话,有时候一语双关,有时候一语中的,有时候话不多,语气重,说得在理,看得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后教育皇上的时候,向来一句明话都没有,但是皇上每次都听得真真的。
比如第九集,甄嬛承宠以后 ,太后本意很鲜明地要求皇上不要专宠莞贵人,但是太后并没有直接说——我们来看看太后是怎么打通这九曲十八弯的:
太后由新进的可人儿——莞贵人为引子,“顺口”提起十七爷,说他“这么大了还没有可人儿,还没纳福晋……”
因为太后看似不经意,所以皇上还顺着说:如果皇额娘想老十七了,下次叫他进宫看望太后。
“突然”,太后又想起十七爷的妈——舒妃,康熙健在时的妃子,以前是专宠,惹得后宫怨气。
这才落到正题上来,太后是惜字如金的人,一句话放出来不达到什么目的,是绝不会随便说着玩的。她最终想说的是:“皇帝呀,你可不要专宠后宫哦!”但表现得完全不是那么严肃死板,而好像只是“人老了,喜欢碎嘴儿了,喜欢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想提点皇帝一句话,要做这么多前期铺垫和层层深入,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式台词。
为什么要这么说话呢?无他,太后要让皇上明白她的意思,又不至于脸面挂不住。
腹黑儿子完全明白他娘的意思,立即表态:娘金字金言,儿子受教。
太后又哄又骗,对前来告状的华妃实施安抚
第20集,华妃去见太后一节,很少有人注意到,那是华妃除家族获罪外,少有的素装。
华妃给太后正式请安的戏只有这么一次,穿了一身白色水墨花纹的素雅旗袍,同时送了份费心思的礼物:墨狐皮大衣,还有专门的信佛的绣案底子,恭恭敬敬地献给太后。
太后知道华妃此来必有用意,但是她绝对不会直接问:你是不是哪个地方受委屈了?
那样就不是太后了。太后问的是:你今儿怎么穿得这么素啊?
华妃说话一向直接,但在太后跟前,完全收敛了锋芒,换了另一番风格,她没有冲口而出:甄嬛那个贱人狐媚惑主,太后你要给我做主啊。而是谨小慎微地回答:我要保持朴素,给后宫作个典范。
太后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此中深意。
接着华妃才正式将皇帝赏赐甄嬛蜀锦玉鞋一事缓缓告诉太后,言语间醋意大发。
太后怎么个态度呢?太后微微一笑,将自己头上戴着的凤穿步摇赠与华妃,同时用语言着意安慰了一番,顺利送走了华妃。
这出婆婆安抚儿媳妇的戏确实好看,同时惊心动魄。
这么一个单纯,肯花心思孝顺的儿媳妇,太后嘴上说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却拿对她伤害最深、欺骗最重的欢宜香来举例说“皇帝心里是最看重你的”,来劝导吃醋的华妃,这就有点阴险了!
一个稍微有点同情心和内疚心的人都断不能这样一本正经地说出来------也许给华妃欢宜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一点心虚和愧疚都没有,更别说还像太后这样把它当作打压华妃的小性子的挡剑牌,这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做得出来。
我不再奇怪为什么太后知道皇后残害了这么多未出生的子嗣和怀孕的嫔妃也可以泰然自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在后宫生存到最后的都是“只有狠而没有心”的人。
华妃这向日葵一样的性子是听不出味道来的,她很容易被安抚,得了金步摇后,华妃欣然道:太后到底待我不错。
华妃不是白来的,太后立刻请来皇帝,侧面告诫皇帝对待后宫佳丽需雨露均沾,更强调了华妃的地位,皇帝心知肚明。
上一篇:小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语文阅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