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是什么意思?
阴平,阴阳,阳气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是什么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是什么意思?(尚可网)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养生学指的是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阴阳平衡,人的精气神就正常,可以维持人体各个除了人体的状态以外。也包括人的心理论为基础的,所以采用阴阳的理论来说明人体一个正常的状态,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相互的制约。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这句话出自中国古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原文“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联系上下文可知“阴平阳密,精神乃绝”的意思是指人体阴阳平衡,阴血平静,阳气固密不散,精神宁静自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这句话出自中国古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原文“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联系上下文可知“阴平阳密,精神乃绝”的意思是指人体阴阳平衡,阴血平静,阳气固密不散,精神宁静自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阳气除了有推动阴气运行的功能,还有防止阴气无端耗散的作用,也就是“秘”;阴气有滋养阳气并承载阳气的作用,阴气平和,才能够很好地发挥这个作用。阴气平和,阳气固秘,阴阳协调,精神(指人体的正气)才能够保持正常的状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阳气除了有推动阴气运行的功能,还有防止阴气无端耗散的作用,也就是“秘”;阴气有滋养阳气并承载阳气的作用,阴气平和,才能够很好地发挥这个作用。阴气平和,阳气固秘,阴阳协调,精神(指人体的正气)才能够保持正常的状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者,静也;秘,密;密,静也。
阴平阳密,乃“阴阳平秘”之误,而“阴阳平秘”之义,本为“阴阳清静宁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平阳秘”出自《内经·生气通天论》,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其中相互对立的双方的概括,其中包含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有互生,既互相消长又互相转化的矛盾关系。
在自然界中,阴就是指我们用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具有形态的物质;阳即指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无形的实际存在。具体到人体来说,“阴”就是人体能够看到的血肉躯体、肌骨筋脉、五脏六腑以及进入人体之内的一切物质;“阳”则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等的一切生理功能以及人的思维、精神和意识等。在《说文·亏部》中“平,语平舒也”,本义指乐声舒缓,气息舒徐,由此可知,阴精要平和、适量、舒缓、丰满;“秘”古代写作“袐”,通“闭”,有秘藏、保存的意思。“密”是指密闭之意,所以,阳气一定要密闭、保藏,这样才能使阳气固秘,不至于使阳气因主外而消散。因此“阴平阳秘”就是阴不能太盛,要适量平和,阳盛不能张扬,关键在于能够固秘。对于人体来说,“阴平”是指由后天而得的有形之躯中各组织、器官之生命物质的质量没有“太过”和“不及”,均保持在正常范围之中;“阳秘”即阳气固密,一方面指人体的五脏六腑没有阳气太过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又人体的卫气所气到的保护作用正常,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使机体处于稳固状态。所以,“平”与“秘”可以看做是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揭示出人体在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之后,再对自身进行物质的重新分配、能量的储藏、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同时也蕴含着阴阳双方之间的整体统一、对立互根、动态转化等。由此可知,“阴平阳秘”就是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在物质以及功能方面都保持正常,使得外邪不能入侵、干扰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从而是机体在物质和精神上达到的最佳生命状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