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难道我不是我吗?这话怎么理解?
你的,你是,它的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难道我不是我吗?这话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难道我不是我吗?这话怎么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这里面的第一个你是指的你自己,也就是现在的你,但是因为你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以及所有的环境的综合,不足以让你的智慧达到一个完全了知的状态,因此,现在的你,由于认知的不足,无法了解真实的你(第二个你)。第二个你包含了现在的你所不了解的你本来就拥有的潜能与智慧,只是被现实世界的种种色相所引导。基于这种原因,所以后边这句“所以你是你”中的两个你都是指的第一句中“你不知道你是你”的第一个你。
这里面一共五个“你”,其中第一、二、四五的你是同一个你,未觉醒的你。第三个你指的是觉醒后的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才是你。
这句话充满了辩证的深刻含义。
这篇文章很具有思想的启发性。但是我也确定它的确需要一定的科学和哲学的基础。
先来讲一个现代经济社会创新的模式。
“天生我才必有用”,告诉你的是什么?
假如有一个新的产品出现了,大家为什么会买它?这个产品就一定会表现它与同类的产品不同之处在哪里。也就是说其实它的价值在于它的不同之处,而不在于它和别的产品的相同之处。
这就是所谓商品经济社会进行创新的理念模式。
人类最终会毁于这种逻辑。
你为什么会习惯并默认这些逻辑---你的价值所在就在于你和他人和万物的不同之处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现在理解这句话“你知道你,所以你不是你”就清楚和容易的多。你知道的你其实是非常狭隘的,与众不同的那一丁点的你。而作为与万物相同的,一个完整的你的特性,你己经忽略了。所以你熟悉和认知的你都只是片面的你。
我曾说过,科学是向前探索的学科,不断地向深处挖掘。哲学是像后回溯的学科,而这要艰难和困惑的多。
理论有了,制造和建造得要容易得多。而通过现象去探索理论则要艰难的多。因为很多东西已经消失了。
今天我们再想去追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命体也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对于人体而言,还是对于社会或者对于科学而言。我们的所有关注点就在于能起作用的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这一部分。而那些我们认为毫无作用或者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已经消失于我们的视线和思想,甚至很多已经真正的消失于人类的退化之中。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再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
也许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类生命体它的许多功能和作用已经消失在了漫长的人类演化中(就像今天我们的感觉总有一种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味道)。就像一个人,如果我们把人体其它的部位全部消去,只剩下一只手。然后我们要凭着这只手再去画出整个人体的形状和轮廓,这几乎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事。
我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一直向着人生过来的方向追溯。一来想要寻找归宿感。二来总在不断的反思,为什么我们会到今天这种境地?
人类越到现在,我们就越难看清人的本来面目。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沉淀和掩盖在我们身上的外在属性越来越多。
因此到今天我们看任何一个细节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但是我们看整体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糊涂。
不是吗?那么我来问你。
我们非常清楚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我们越来越糊涂,一个完整人他到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
所以今天假如有人问你你是谁,你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所寻找的一定是我们与万物不同,与其他人不同的价值所在。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和宇宙、和自然、和万物和其他人相同之处在哪里,关联之处在哪里?它的价值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有,我们的价值就是“有”这一部分的价值。我们是从自然、从万物当中自我剥离出来,然后我们就再也找不到我们剥离之前所剩余的那大一部分的价值所在。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个“我”到底是什么,有什么?
或许理解这段话有些难。我举一个常识的例子来理解它。
给你一张白纸。我告诉你,这张白纸上有很多字。但是你说你看不见,因为字的颜色和纸的颜色是一样的(无)。为了让你能看见,就必须要把字的颜色填上黑色(对立出现了,“有”产生了),或者把字的轮廓用剪刀削掉。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我”,所看到的万物其实是被填上了颜色或者被剪去了形状的纸。当我把剪掉了字的那一部分纸再填充回整张白纸上时,字带给你的逻辑和意义就消失了,万物又归原了。
所以这才是老子《道德经》上真正所想讲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万物生于无,化于有。
那么结局呢?今天的你到底是那个被剪去了一部分而剩下的纸?还是拿出来的那个字?又或者其实你的本来就是一整张白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自知和改变的问题。大多少数人的第一次自知,都是照镜子,如果没有照镜子,我就不知道我是肥是瘦,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就不会做出减肥或者化妆的改变!因为我不知道我,所以无从改变,一旦知道了自己,就会做出改变!
上一篇:什么隔夜茶可以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