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肉鸡17天了,温度应该多少度?
温度,鸡舍,雏鸡肉鸡17天了,温度应该多少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做好预防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工作,当肉鸡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时,一些疾病的发生还可并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要做好有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疫苗预防接种的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平时要经常使用一些预防疾病的药物。定期给鸡舍消毒,空鸡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饲养期间宜采用高效无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
定期带鸡消毒,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肉鸡发生呼吸道疾病以后要及时找兽医确诊,对症下药。对症治疗可适当应用一些平喘、止咳的药物,可减少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的数量。防治原则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措施: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场,制定科学有效的消毒制度;加强对种鸡的监控和净化;药物防治;免疫。冬季饲养肉鸡一定要解决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保持舍内空气质量,加强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这样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保证肉鸡的生长和生产,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4、加强饲养管理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但应注意动作要轻,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不宜延长,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使舍内照度均匀。
地面要干燥,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湿,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反潮。
选好垫料,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最好为刨花。用时要巧用,最好一次铺好垫物,不要零星添加,要经常翻动,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保持松软。
控制饮水,满足水的需要,一般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但不多供水,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不要在舍内洗菜,不在舍内贮水,防止垫料吸水,用水管时防止跑水。
鸡日粮中不过量用盐,防止喝水多,导致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打湿垫草垫料。另外,饲料中含脂率不要过高,否则会使粪便黏稠,落在垫料上易板结,鸡趴在上面易引起胸部发炎、囊肿,日粮中蛋白质添加要适量,过多则不易消化,如喂豆饼多,容易拉稀,打湿垫草则有害。
解决好形成胸囊肿的突出问题,如为笼养或网上养,可在笼底或网底部,加一层柔软的橡皮条,以防止鸡的胸部直接与尖硬的铁丝接触,以避免造成胸囊肿。平养鸡只要用柔软度良好的垫草,而不使用硬垫料或板结料,也可防止鸡肠道病的发生。
网上平养的肉鸡群易发生非传染性呼吸道病,尤其是25日龄左右的肉鸡以冬季时易发。该病的病原不是细菌或病毒,也不是寄生虫,而是饲养管理不善的结果,一般从第一天开始,连续或间断的空气干燥、粉尘过多,且在通风不良情况下,被鸡群吸入、长期蓄积而致病。防治措施是在保持舍内温度前提下,加大通风量,以保证舍内氧气含量,是鸡群不发病或少发病、发病后尽快恢复的基本条件。
要保持舍内一定湿度,第1周湿度20%左右,第2周至出栏湿度应保持60%左右。3周龄以上肉鸡要以通风为主,舍内温度不低于21℃即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因素,采取一切可行手段让鸡采食,以保证机体能量需要,增强鸡只抗病能力。除采取以上相应措施外,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和维生素或小苏打,以增强鸡只的抗应激能力和缓解由于呼吸不畅引起的酸中毒。
5、鸡场的卫生管理
首先,应从健康种鸡场引进鸡苗,严防经垂直传播带进病原体。其次,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鸡场大环境和舍内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尽量将场址选择在远离其他鸡场,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无噪声等外界干扰的地方。
舍内环境是指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条件,配备单独的贮料室、消毒池、更衣间、工具室等。饲养用具与消毒用具严格区分,并定期消毒,严防水平传播疾病,同时定期监测相邻鸡场及本地区有无疾病疫情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定期监测本场鸡群的健康状况,出现疫情及时处理。第三,坚持带鸡消毒,消灭鼠害,严防鼠害传播疾病,病死鸡烧埋处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的原则。
总之,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以上几点外还有鸡苗的免疫、断喙、饲料的质量、饲养人员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只有掌握各方面的环节要点进行综合性考虑,才能提高冬季养肉鸡的经济效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羽肉鸡17天时,温度大约应该在27℃左右。但要综合考虑湿度和风速的影响。要求地养或者网养的鸡群分布均匀、不聚堆;笼养的通过观察有少量鸡(5-10%)张口呼吸为宜。
显示温度只能作为参考,要真正去理解“体感温度”的意义。体感温度主要受到温度、湿度和风速三个因素的的影响。
当温湿度一定时,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当风速稳定,温度偏高时,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而低温高湿时,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也就是我们说的“湿冷”。
下表是0风速时,合适的温湿度。
而表2,说明了温度、湿度和风速之间的关系。例如,显示温度是35℃、相对湿度是50%时,风速0.5m/s,体感温度是32.2℃;而风速达到2m/s时,体感温度只有23.3℃。所以,鸡真正需要的是“体感温度”,而不是显示温度。
一般建议小鸡刚入舍时,温度在33-35℃之间,之后每天降低0.5℃左右,35天之后必须降到23℃以下。但降温速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鸡群状态随时调整。例如,鸡群出现感冒症状时,要减缓降温速度,必要时提高舍温1-2℃;或者突然地大风降温天气,可暂时不降温。
总之,合适的温湿度是以鸡群的状态为依据的。20天之前,可以让鸡群中有5-10%左右的鸡出现张口呼吸,30天之后要以通风降温为主。
养鸡,最难的是管理,管理最难的是保温与通风的平衡,多学习、多摸索,想尽办法让鸡舒服就对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