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叫春愁?
春天,愁思,草木什么叫春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什么叫春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愁》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作品。此诗抒写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语句警拔,撼人心魄,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愁,表意为“春日的愁绪”。也可作为“绿色草木”的代名词。其主要出处有:
1. 南朝·梁元帝《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2. 唐·李白《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3.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4. 唐·张祜《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5. 宋·陆游《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春天在四季中,是第一个季节,也是古人赏花的季节。从以上古诗词中可看出,赏花之风俗习惯以唐宋最为盛行。在古人意识里,春天象征着人的青春年少,也象征着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春去花谢则象征着大势已去,也就是美好时光的结束。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而世上的万事万物总象日月轮回。水满则溢、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再看花开花落,又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诗人和词人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总是充满了惆怅与忧愁。他们见花的凋零,为花而愁;他们爱春惜春,总想留住春天,时刻怕春天离去,为春而愁。其实也是为人生的命运而愁。这就叫春愁。
古人年年赏春,岁岁赏花。春之愁思,也年年有之,岁岁不断。且春来愁也来,每见芳草又绿、杨柳又新那无名愁思也由然而生。好象“春愁”就藏在芳草丛里和柳眼花梢之中,久而久之“春愁”二字在文人笔下,往往又是绿色草木的代名词。
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词中“春愁”二字,这里指绿色的草木,但也深含愁思。
有时候,“春愁”二字也成为痛苦、惆怅、悲伤、怨恨与相思的代名词,这是古人惯用的艺术手法。它在不同的古诗词里,其意各不相同,切不可一概说成是“春天的愁思。”
其实,春愁一词在唐宋时期,是个潜在的热门话题,相当于现在的流行语言,很多词都属于春愁词,只是婉约词讲究委婉含蓄,写春愁并不露“春愁”二字。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愁就是春日的愁思,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
“春愁”一词最早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在网络上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梁元帝的《春日》诗“春愁自春结,春结詎能申”。
然后有李白的《愁阳春赋》“春心荡兮惹波,春愁乱兮如雪”。
唐.张祜的“伤心日暮春愁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陆游《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还有清代徐灿的《卜算子.春愁》,近代邱逢甲的《春愁》等等等等。
都知道“春愁”是春日的愁思,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愁思呢?
其实古人有赏花之风习,赏着赏着他们就愁了。
有一些诗或词根本就没有“春愁”二字,其实也叫春愁。如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腊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他怎么看见梅花落就那么痛苦呢?因为花落春休,他想自己人生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北宋虎视眈眈,南唐即将亡国,所以他痛苦万分。
在古人的诗词中,有爱花惜花,见花落春休而哭的,有感叹人生暮年而愁的,有对恋人思念而悲的,都应该叫春愁。
有的人春天一来春愁也来,正如徐灿的“道是愁心春带来……”又如欧阳修的(一说冯延巳)“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由于古人写春愁首先要对景物进行描写,如李重元的“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白“东风归来兮,见碧草而知春……”李煜的“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等等等等。这样的诗词出现多了,似乎见到芳草就愁,见到绿柳就愁,这样杨柳芳草等绿色草木往往与“春愁”成为互为代名词。如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春愁”一词在这首词里这该是草木的代名词,而不应该是“我的春日离愁充满天际”等等。因为思念所思之人就会登高,向远方望,那么又看到什么呢,看到在遥远的天际似乎有草木的影子暗暗滋生,后面又补充一句“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有两个草,所以把前面的草木用“春愁”二字取而代之。这个画面正同梁文静的“云水深处斜阳影,草木天际暗”。
再看陆游的“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因为自己看到的遍地荒坟和满目芳草都是春愁,这种感觉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与谁论?
还有道士有一句唱词,“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孤花满地愁”等等都可以说明古诗词中的愁思或相思有时候可以和草木成为互为代名词。又如姜夔的“春初早被相思染”这“相思”二字就是一语双关,一是指相思,二是说春天刚刚开始,大地早被“相思
”(草木)染成了绿色。
以前曾发过有关春愁的文章,有人留言:“春愁秋也愁,愁来愁去烦恼忧”这就是说春天在愁秋天也在愁,没什别的意思。我回言说“三天不见友友面,无缘无故起春愁”“春愁”在这里就完是对朋友的想念或思念。
秋逢甲先生也有《春愁》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春愁”一词在古诗词中多表现为伤春怨别,秋逢甲先生的春愁虽也是从古人化用而来,但在这里是为国之愁。他回想起去年今日割去宝岛台湾而痛苦万分。
上一篇:为什么看自己十年前的评论会发现自己现在不会说同样的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