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毛笔中的楷书应该怎么练?
楷书,起笔,笔锋毛笔中的楷书应该怎么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 垂露竖:笔锋向右上逆势着纸,顺即向右下轻顿笔,然后提笔回锋锋不离纸面,使笔锋在提笔时自然聚拢,有调顺笔锋之意,接着第二次顿笔,此次顿笔较之第一次顿笔稍重,然后顺势下行运笔,在下行中慢慢调成中锋,缓慢沉着行笔,注意力放于笔锋上,到收笔处时,很快略向右上提笔,然后顺即向右下顿笔后回锋向上自然收笔至竖画中。
(2) 悬针竖:悬针竖的起笔和行笔与垂露竖笔法相同,只是在快到收笔时保持中锋行笔、笔锋下按力度微微加重,然后再慢慢提锋收笔,收笔时笔锋不乱,速度不可突然变快,要随笔锋自然聚拢,最后出锋。要强调一点是:悬针下行笔不是力度越来越小,而是在快收笔时反而加重,然后才自然提笔出锋,使竖的下三分之一部分有鱼腹状的感觉,这样的悬针显得圆浑饱满有力而不是细瘦尖刻,像牛尾状。
3、 撇:用食指、中指向左下方运笔,保持大拇指关节向外弯曲,而不可僵直。撇的起笔有两种,一种是藏锋起笔,一种是露锋起笔。其中露锋起笔一般是和其它点画粘连在一起,所以无须藏锋。撇的变化较多,根据方向和长短、位置不同而变化,比如:横撇、斜撇、竖撇、长撇和短撇等。
(1) 长锋起笔撇:笔锋向右上或上方逆锋入纸后,瞬即笔锋向右下轻顿笔,再起锋折回,锋不离纸面,然后第二次顿笔,力度比第一次稍重,接着调成中锋向下及左下方缓行笔,快收笔时按笔力度可稍加重变侧锋顺势出锋撇出,注意速度不可太快。如是短横撇,如“和”字头撇,则藏锋顿笔后即向右快速侧锋撇出,速度相对较快,显得精神。
(2) 露锋起笔撇:起笔顺势搭在其它点画上,调整好笔锋中锋行笔,收笔方法和上面藏锋起笔撇相同,如:“木”字撇。
4、捺:捺的起笔也有藏、露之分。根据位置不同,还有反捺或点捺。
(1) 藏锋起笔捺:笔锋垂直入纸后,微向左上逆向行笔,提锋,锋不离纸面,然后向左下顿笔,顺即调整笔锋向右下中锋行笔,行至快收笔处,逐渐加力按笔,并调整笔锋成侧锋行笔,然后再微提笔,逐渐向右出锋,捺出即可。如:“史”、“更”字捺。
(2) 露锋起笔捺:露锋起笔捺往往和其它点画粘连在一起,所以不用考虑它的起笔是否藏锋。起笔时,顺势以笔锋放在与其粘连的点画中,然后行笔即可,收笔和藏锋起笔捺想同。
(3) 反捺:反捺是露锋起笔,向右下中锋行笔,逐渐下按笔锋,到收笔时,稍提笔,锋不离纸面,以锋向右下顿笔,然后回锋收笔即可。如:“欠”、“不”、“吴”字捺。
(4) 点捺:点捺是捺变成了点状,露锋起笔后,即向右下顿笔, 再回锋收笔即可。如:“和”字中的点捺。
5、钩:钩的变化较多,常见的有:左踢钩、右踢钩和“戈”字钩。三种钩方向不同,运笔方法基本上一致。
(1) 左踢钩:运笔下行至踢钩处,提笔,锋不离纸面,略有右上行笔之意,然后顿笔向左下,再提笔,回锋至点画中,再次顿笔,此次顿笔力度可稍大一点,同时调顺向上行笔的笔锋,以较快速度出锋,即可。如:木、句两字勾。
(2) 右踢钩:运笔下行至踢钩处时,提笔,锋不离纸面,略有向上行笔之意,然后向右下顿笔,再提笔,回锋至点画中,再次顿笔,此次顿笔力度可稍大一点,同时调顺向右上行笔的笔锋,以较快速度出锋即可。如:良字勾。
(3) 戈字勾:运笔向右下行至踢勾处时,顺势改变行笔方向右行并同时轻顿笔,然后提笔,调顺笔锋,自然向上出锋即可。如:成字勾。
6、 点
(1) 侧点:①左侧点:即向左倾倒的点。起笔向左上方逆锋入纸后,轻顿笔,瞬即向下行笔,顿笔,紧接着向右下行笔(转换笔锋),然后向上回锋收笔即可。②右侧点:即向右倾倒的点,此点是与左侧点在方向上不同。起笔时,露锋顺势入纸向右轻顿笔,随即向左下行笔、顿笔,然后再向右下轻顿笔,很快向右上回锋收笔。还有一种左侧点是收笔不回锋,在收笔时自然出锋收笔即可,如:曾字头上两点。
(2) 竖点:竖点可以看作是竖画的缩短,有时回锋可以“意收”即可。起笔,向上逆锋入纸后,向右轻顿笔,再向下行笔,然后提笔很快回锋收笔即可。
(3) 提点:提点主要是指三点水或二点水最下面的点。露锋向左下方向起笔后,瞬即向下略左偏一点顿笔,略提笔,再向右下顿笔,同时调好笔锋,很快向右上出锋踢出,与右边的笔画形成呼应关系。
7、 折:折有右上折和左下折。在折处,根据运笔的不同,也有方折、圆折和断折多种写法。
(1) 右上折:中锋行笔到折处时,向右上提笔,锋不离纸面,然后向右下顿笔,接着向左略转笔,然后下行笔即可。如断折,则是行笔至折笔处时,另起笔,藏锋起笔后调整笔锋下行笔,横竖两画相搭。圆折在颜体字中出现较多,在笔意上源自篆书的折法,即行笔至折笔处时,提笔,锋着纸面即可,顺势轻顿笔,勿使锋露出,然后调整好笔锋下行即可。
(2) 左下折:左下折一般是另起笔,将横画与竖画相连即可。但也有一笔写成的。如:匈、陋二字的左下折笔即是。写法是中锋下行至折笔处时,略向右上提笔,然后向右下顿笔,再提笔,调整好笔锋右行即可。当然这两个字用断笔折写法也可以,就是下行至折笔处时,另起笔写横,写法和横画一样使竖画和横画相搭即可。
以上是楷书点画的基本写法,在学习中注意灵活运用。比如:要根据是写:大楷、中楷还是小楷以及纸张、笔的含墨量等可适当调整笔锋,有时字比较小时,尤其是中楷和小楷,有些运笔动作意到即可,也一样能写出预想的效果,运笔方法只是一种方法,要由生到熟,活学活用即可,如能自己在熟练的基础上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写出有自己特色的点线造型及运笔风格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二、运笔基础1、起笔与收笔:“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2、提笔与顿笔:“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3、转笔与折笔:“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ㄟ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转法亦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4、方笔与圆笔:在书写时放慢速度,使运笔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瞭,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5、藏锋与露锋: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等。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两者得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
上一篇:有专门做帮助K12招生的公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