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庄子天下篇为什么没有提到孔子?
孔子,庄子,儒家庄子天下篇为什么没有提到孔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庄子天下篇为什么没有提到孔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今日头条邀请,感谢提问者,让我有幸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有答案,不喜勿喷。
提问者问庄子天下篇为什么没提到孔子,就是因为庄子以前在《大宗师》一文中已提名道姓说事变相批判过孔子。在天下篇的一开始,庄子仍概括性的指出乱用道术的危害和神人、明师以及真正明王来世的目的,都是因传播一法而来。“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也明确指岀了真正的神人明师是为传一法而来,不为其它。凡以道为名,立说其它之论,妄做其它事者,皆是歪理邪师。我认为庄子做为一个得无上道的大宗师,对一个妄称得道,欺世盗名,乱立无本儒教的卑鄙小人,在这样的文章里,不值得一提,老提他更显得庄子小气。又因为孔子不是帝王,他只能算上是帮助帝王愚弄百姓的吹鼓手。《天下篇》的文章中,虽然没象《大宗师》中点名说事批判孔子,但也暗中指出了孔子不在天人、神人、智人和圣人之列。仁义礼智信那一套充其量是个做点好人好事的好人,也就是老百姓心中所谓的君子。其儒论不是超凡脱俗,治国安邦之上策。
根据历史事实推理,其实孔子是老子的徒弟,但孔子有欺师灭祖,隐匿宗门之嫌。从孔子自己的文章中,从未发现孔子说从师于老子。从老子的《道德经》中,老子也没提名的批判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严肃指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总之,庄子天下篇没提孔子名,说明庄子“贵人有话迟”。
大王原作:
庄子撰写天下篇,
目的是把真理传。
警示后人莫妄动,
乱用道术惑人间。
法网恢恢疏不漏,
因果报应必循环。
真正道法不离一,
二说之策把人骗。
骗人就是骗自己,
身败名裂难保全。
孔子之论是二说,
老庄一义代代传。
一义二说在道中,
百花齐放是春天。
智圣降世传一法,
中华文化义通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当年没有崇高的地位,后来的超囯民待遇,是压榨人民的封建统治者给的;后来的红得发紫,是历朝历代的御用文人吹捧丶美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老二啥都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庄子·天下篇》是庄子《杂篇》中一篇,全篇分七段,是记录先秦时期“道术将为天下裂”背景下,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评价主要思想,并且加以批评的总结性的论文。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先秦时期的文献流传比较散乱,并不是以一本书的形式流传的,而是以单篇形式流传的。于是很多文献后世在编辑在一起时,就会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来说,内篇比较接近作者的思想,外篇稍远,杂篇更远。
因此,天下篇,其实应该被视为战国时期一位学者对先秦学术的发展概括,而不应该视作庄子本人对于先秦学术的概括。跳脱《庄子》一书,来看待这一篇,可能更容易看得清。
这一篇文章十分重要,是对先秦学术的总结,很有意义。里面所评价到的学说有很多家,明确提到名字的有:墨翟、禽滑厘(以及其他的墨家后学)、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惠子。
里面虽然没有提到孔子,却在开篇言及儒家:
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其中给予儒家高度(邹鲁之士、缙绅先生)的评价,因此有学者认为《天下篇》阐述的是儒家观点。任继愈先生说:“《天下》篇虽然是《庄子》书中的最末一篇,但它既不是庄子或庄子学派的著作,也不是道家著作,它是在道家术语的掩盖下,全面阐述了儒家的观点。”张恒寿先生在《庄子新探》中指出:“《天下》篇作者的立场,与其说近于老庄,不如说是介于儒家和庄老之间。”
如果,这篇文献确实是站在儒家角度来评价其他学派的话,那么,在开篇总论已经高度评价儒家,后文自然不用单独评析,而集中笔墨评析其他学说之短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不同不相為谋.庄子是道家的第二号人物.而孔子是儒家学說的第一人.这两人中.庄子绝不會提到孔子。
原因在于.孔子的儒家学說是為统治階级而服务的入世之說.而庄子却是遁世隐修之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