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诗(古体诗以及现代诗歌)真的过时了吗?为什么发诗文没阅读量?
诗歌,古体诗,古诗词写诗(古体诗以及现代诗歌)真的过时了吗?为什么发诗文没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有其优秀文化作底蕴,无论古体诗以及现在诗,都沒过时一说,只不过是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关于没流量之说,是推荐不够或受阅人群不同,所以并不能以流量来衡量。
一、古体诗在中国历史上曾占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严谨的规则体系。虽现今不是主流,但其魅力是现在白话文代替不了的。
本人也是酷爱中国古诗词,偶尔兴起也提笔填一首,以增雅趣。但古诗体,受着社会发展约束及客观因素限制,不能象普通话一样而推广。例如,填首古体诗,若按平仄,格律,对仗,平水韵的语音,语义,语气,语字来填,韵味是有了,但好多人不明其义,不知所言,不知其明所事。让读者除了直现的“不明觉厉”感觉外,毫无深刻理解或印象。从而影响了其推广的力度,传播的速度及读者的接受度,限制了在现今社会流行。反之,若只按平仄不按后面的规则来填一首诗,即古体今话。一眼便能看明白,但则给人一种如嚼白蜡,毫无回味之感。所以,为解决这种状况,中国教育部已经把(中华通韵)编入小学课本,并在对某些省的教师进行了培训,以便更有利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独特的诗词文化。(中华通韵)的出现,鼓励创作者多用邻韵,多用今韵,不能不说对古诗词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现在诗词,在大型党政的晚会上,都常有其身影出现。经过发展后,更能让人一听就懂,更直白的表达感情,让受听者深为触动。
现在是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各种网络职业层出不穷,新的职业高光亮相;曝光度高,收入高,传播迅速,易入手,易创作,更容易获利等等。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冲击下,诗的一些短板就限制了其发展。创作难度大,创收慢,况且受用人群在减少。所以,①环境导致②难度决定。使现在诗的创作者也少了,流量也就跟不上了。
无论是古体诗,现在诗并没有过时,比如诗到词的发展,词到歌的发展,歌又与曲的融合,都需要一个历程。谁说,现在的流行歌曲的词,不是诗的延续,词的发展呢?特别是这一两年,以诗体的歌词歌曲,大受欢迎,成为人人传唱的热歌《生僻字》等等。
虽然古体诗及现在诗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但艺术本来就是小众的,文化之旅途本就是孤独的……所以,为哪些还在坚持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点赞。
(不对处欢迎留言指正,喜欢诗词者可互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的人,自然喜欢。
就像黑咖啡,有人觉得苦的醇厚,饮黑咖如饮美酒;而大多数人觉得黑咖如汤药,纯粹是自虐。
所以,乐在其中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过时,只是推广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别说古体诗,就是现代诗喜欢的人也不多了,更别说写诗了。中国古体诗,历史悠久,有数千年的历史,湧现了诸多如白居易、陆游等大师级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作,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们的诗作,没有过时,需要传承和发扬。至于如何做?如何发诗文增加阅读量?不仅自媒体要思考,广大读者也要积极参与、出媒划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文没有阅读量和平台有直接的关係,所以选择平台很重要。\"头條\"的参与者雖然很多,但玩文的人很少,尚未形成会文的氣候。种埴庄稼需要选择土地,因为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適宜种植,但土质是可以改变的,需要的是不断地耕耘,耕耘是辛苦的,甚至没有还報,但祗要不断付出,土地终会有成熟的一天,届时才可能丰收在望。所以不需泄氣,默默耕耘,不要期待还報,因为土地尚未成熟,相信自己的付出总有一天会水到渠成,努力吧,朋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否认诗词创作的巅峰期早已过去,纵然还有人笔耕不辍也抵挡不住娱乐圈的扩张。 文字世界里的底线已经被诱惑压弯了腰,更多的人选择的是现实,精神需求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业余爱好。
上一篇:想组装个3000左右的电脑,小白,求大神推荐一些配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