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写?
宝玉,红楼梦,黛玉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关于人物衣着、诗词等细节描写,看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写,我是没有那个水平和能力的,我仅仅从与自己的内心来讲讲感受。
贾母为了宝玉和黛玉,可谓是操碎了心。在前八十回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感觉出,以贾母为代表的木石前盟派和以元妃为代表的金玉良缘派,各自出招,一直在僵持中。
贾母甚至用打哈哈的形式拒绝了别人给宝玉的提亲。从长远来看,我也相信贾母是熬不过王夫人和薛姨妈的。黛玉的身体和心机也是熬不过宝钗的。
但是,以十分荒诞的骗亲方式使得宝玉和宝钗成婚,贾母和凤姐就这样不管黛玉的死活,宝玉也慢慢接受现实,写的太过不近情理,虽则使得黛玉殒命悲情加剧,我觉得还是难以接受。
相对于情节的不合理来讲,我感觉文字上的变化反而显得没那么刺眼了。
第二、关于读《红楼梦》后四十回该不该读。
我认为还是该读。既然后四十回虽然从文学性、故事性各方面一直以来受到诸多的批评,但是我们看今人在批判的基础上也出现了狗尾续貂、力有不逮的情况。
我们也无心去讥笑,因为我读《红楼梦》最大的收获是受了蒋勋老师的影响,学会以大悲悯之心去理解每一个角色,包括我们身边的社会角色。
我不得不说,后四十回中对黛玉焚稿断痴情、宝玉身披大红猩猩毡雪地桥头拜别贾政的两场戏印象是很深的,写得也是很传神的,能够引起人很强烈的感情共鸣,我觉得对大众读者来讲,这就是很大的成功。
所以,我们还是用心体悟读《红楼梦》应该学会的心态变化,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和讽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国风!
我不是来回答你的问题的,而是来反驳你的问题的。
红楼梦后40回,绝对是曹雪芹的手笔毋庸置疑。如果你承认前80回也是曹雪芹的手笔的话。总之是一个人所作。原因如下。
曹雪芹开始写作红楼梦的时候,仅仅30多岁。大约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前80回。当时这本书火到了什么程度知道吗?即使拿当下最红的网红,顶级的电影明星。也火不过当时的红楼梦。因为京师居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遍读诗书也枉然。的评价。但就这么火的一本书,作者正当盛年,却不肯写完。这就有如让现在正当红的网红明星立即金盆洗手归隐山林一般。这肯定是不可思议的事儿!但这事就发生了,余后的十年中,曹雪芹只把前80回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改修。就是不往后面多写一个字。你觉得可能吗?
红楼梦的真相隐藏着南明历史,是一部非常危险的政治小说,危险到足以让作者丢掉脑袋。之所以写到80回就搁笔,肯定是后世是会隐藏了更危险的东西。曹雪芹已经不敢再发下去。(因为惧怕会被一些人发现什么明显的倪端而害自己掉了脑袋?)所以只能压着不发。
然后就在修修改改中过了十年,人们对红楼的后续故事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他探寻后面的手稿。已经到了不可能再隐匿的地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曹雪芹“死”了,死在大年除夕。在几个月之前他唯一的儿子也“死”了。也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中秋。要知道,在古代人们非常忌讳节日里看到死人。所以到底这两个人死没死,也许只有到过现场的几个至亲好友知道。然后他几年前在江南新娶的妻子在他死后不久也神秘的失踪了。一家子风流云散。
随自而来的便是世人对红楼这部作品未能完成产生的极大遗憾。就在这不久百二十回的红楼在江南出现了。由此慢慢地传遍全国,而80回版本的石头记是由北京开始传遍全国的。
我们不得不怀疑曹雪芹搞了个假死,为了避过杀头之祸。秘密的潜回了江南发表了他的作品。
还有一点就是红楼前后伏笔的照应。前80回后40回隐性的伏笔照应的一丝不错。偏偏显性的伏笔却特意的忽略照应不到。这绝对不是一个后续旁人所能干的事。因此只能是作者本人。
所以我们不必为红楼是缺失版而感到遗憾,这样想的人只能表明了你还没有看懂红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多有曹雪芹原程成分,这己为唐国明的文本考证,也有无名氏续写的成份,主要从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是有些人物结局和前八十回的描写和暗示不合,包括贾宝玉中举,不合人物性格逻输。
二是有些情节安排过于戏剧化,如宝玉成婚同时黛玉病死,不似曹雪芹手法。
三是语言文字水平明显不如曹文风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如果真是一百二十回的话,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后四十回续的天衣无缝,这不仅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而且要收拢全书的草灰蛇线,推向高潮并结局。恐怕只有曹雪芹肚子里的蛔虫才能做到。
后四十回一看就不是曹雪芹写的。十二钗的结局和第五回的判词有偏差。贾府也没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反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主线没有对上。
至于细节,那更是漏洞百出,后四十回贾府的伙食掉了N和档次,不是因为衰败,而是续书作者没有这种泼天富贵的生活,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根本写不出来。只能和老农揣测皇帝老头儿拿金锄头种地一样乱编一气,以至于林黛玉终于吃上了火肉白菜汤,香油拌五香大头菜。
还有一个补无可补,救无可救的大问题,那就是诗词。
从诗词的角度看,《红楼梦》几乎可以视为曹公寄书传诗的作品。从贾雨村“一轮明月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开始,所有角色几乎是无人不诗,薛蟠洞房窜出个大马猴,刘姥姥吃了个老母猪不回头,也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于《葬花吟》,《芙蓉女儿诔》,大观园试贴,海棠社斗诗这些精品,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翻开全书对比一下,所有被红迷奉为圭臬的大量诗词作品都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但数量暴减,甚至一首能拿出来相提并论的都没有。如果曹公亲笔后四十回,是不可能有这种情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