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李卫奉命赐死年羹尧,事后看一眼地上的棋盘!何意?
雍正,年羹尧,也是《雍正王朝》李卫奉命赐死年羹尧,事后看一眼地上的棋盘!何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亢龙有悔
《周易》乾卦将“亢龙有悔”一爻放在显眼的位置,提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经纶事务者”身居高位一定要戒骄戒躁,谨言慎行毕竟龙飞到高处都必然遭遇劫难何况人呢。张廷玉清楚,李卫清楚,后来的老十三胤祥也清楚,年羹尧不懂,老十四胤禵不懂后来的隆科多也不懂所以他们都面临了不同结局。李卫的那一回眸或许就是在思考雍正让他来赐死年羹尧的用意。李卫和年羹尧可以说是雍正最重用的两个人也是最信任的两个人,雍正其实打心底不想杀年羹尧,就以后来西北战事吃紧来说,雍正还时常想起年羹尧的好。雍正让李卫去正是表明了他的矛盾,让自己人李卫去,说明还把年羹尧当做自己人,同时也是告诉李卫,千万不要像眼前人一样,让自己寒心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雍正王朝》中,当年羹尧从战功赫赫的抚远大将军,连降十八级,被贬为城门官时,他已经彻底透支了雍正对他的最后一丝情意。
从西北到杭州,一路上年羹尧鲜衣怒马,轰轰烈烈,不畏生死,与汹涌的舆论对抗到底,他深信,自己虽已死到临头,但雍正再怎么样都会留他一条性命。
年羹尧相信,与雍正的这盘棋,自己如果死扛到底,一定能赢。
不过,帝王之可怕,在于无情。
当雍正听到张廷玉说,年羹尧身穿黄马褂,招摇过市,如入无人之境,他问,年羹尧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答道,皇上正在整顿吏治,而年羹尧仅贪污一项就达四百六十万两之巨,年羹尧一日不除,皇上圣德便一日遭到玷污。
言尽于此,雍正明白,自己必须杀年羹尧。于是,他派昔日的奴才李卫前去宣旨。
李卫到达的时候,年羹尧正在和牧童下棋。看到李卫到来,他心里一凉,知道雍正还是饶不了他。他与雍正的这盘棋,最后他还是输了。
也许到这最后一刻,年羹尧才彻底明白,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争一时之输赢,并不一定真的能赢,有时故意输棋,反而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如果他能够选择早点跟雍正服软,他可能早已全身而退。
想到这儿,看着自己和牧童眼前的这盘棋,本来能赢的他,此时此刻已经看淡胜负,选择故意输给了牧童。
而完事后的李卫看了一眼地上的棋盘,恐怕也是在感慨,在权力这盘棋上,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的赢家。今后的命运如何,那就要看自己应该怎么下这盘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编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姓年的,你还欠我一副象棋钱没给我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雍正王朝》李卫奉命赐死年羹尧,事后看一眼地上的棋盘!何意?”
我是九卿臣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年羹尧被雍正帝赐死之时,是不入流的城门看守,身穿破烂的黄马褂,与牧童下棋,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将军,竟然输给了一个小小牧童。电视剧用这种拍摄手法处理,首先是用棋来喻人;其次是用对比的拍摄手法映衬年羹尧由位极人臣到落魄收场的结局;其三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通过年羹尧的结局看到权力游戏的两刃剑的特性。
1、年羹尧其人: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是雍正帝潜邸时的包衣奴才,就是大户人家门房一个端茶倒水的小人物。但年羹尧文进士出身,这人有文化,不是个莽夫。从县令做起,一步步显露军事才华和办事能力,再到参将,后升任甘陕总督,做到一方封疆大吏,最后因西北一场战事,达到人生权力的顶峰,雍正帝派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王一职,以一个包衣奴才最后冠名大将军王,虽未封王,但其手掌之权力仅次于雍正帝,年羹尧绝对算是雍正年间的传奇人物。
这个抚远大将军王权力有多大?可以节制西北四省的军政要务,且统领着大清十之八九的兵马。对于年羹尧来说,雍正不可谓不信任,但到达权力巅峰的年羹尧被野心冲昏了头脑,张扬跋扈,屡屡逾越礼志,目中无人,嚣张跋扈,滥杀朝廷命官,任人唯亲,严重的威胁到了雍正的皇权,最终被雍正以九十二款大罪赐药处死。
2、年羹尧虽为奴才,但不甘心只做雍正帝手中的一枚棋子:
在我看来,年羹尧一生绝无不臣之心,他对于雍正也算是忠诚。只是年羹尧野心太大,不愿只是作为雍正帝手中的一颗棋子,妄想以君臣之谊为基础,以自己的盖世军功为条件,能够与雍正同为棋手。可是他却忽略了在封建帝制时代,君王只有一人,太阳也只有一个。帝可给你荣宠,不单单视你为臣,但臣子绝不能不视己为臣,敢与君平齐。再说雍正从来也不是个大度的君王。
年羹尧的野心,从江夏镇开始。
江夏镇一行是四爷和十三爷授意年羹尧去拿百官行述,也是为了捉拿逃犯刘八女。但是年羹尧却为了钱财和雪耻而血洗江夏镇,没有放过一人,而且杀的人里面包括当地保护江夏镇的官兵在内,这简直可以说是兵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