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熊芳芳老师的辞职?
老师,自己的,她的如何看待熊芳芳老师的辞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熊芳芳老师辞职一事。
熊老师是熊老师,你是你,我是我,各方面情况不一样,辞职的意义也就不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努力提升个人实力更重要。
近日,全国语文名师熊芳芳老师辞职的消息在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于熊芳芳老师的成就之大、头衔之多,要写的话估计怎么也得写上个一二十行,其他答主回答中都有介绍,百度一下“熊芳芳”也有很多资料,我就不想再赘述了,只谈谈我的看法。
熊老师是熊老师,我们是我们,她和一般老师不一样。
辞职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
熊芳芳老师有31年教龄,48岁,还7年就可退休。
按说到了这个年纪,一般人是不舍得离开体制的,再熬7年,功德圆满。
但是,对于熊芳芳老师来说,并不一定是这样。
辞职,对于熊老师来说并不是损失,相反,很可能会有更大的益处。
1.从经济角度考量,熊老师辞职后很可能会有更高的收入。
现在,编制对教师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对熊老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退休以后,都是走社保,发养老金。只要熊老师自己能继续往养老金账户里交钱,或者熊老师自己购买足量的商业保险,其实退休后的待遇是差不多的。
再说了,凭熊老师的名气、人脉和能力,私立学校和机构都会抢破头来要,换句话说,即便她一节课也不用上,仅仅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头往那里一摆,就是旁人不可企及的高度,就是一笔财富。虽说熊老师在体制内的工资不会低,名师津贴、讲座费用等隐性收入更多,但是,很可能辞职后她会比以前赚得多得多。
2.从自由度考量,辞职会更自由。
有得就有失。人到了一定高位,就会相应地失去一些自由。
体制内的制约肯定要多一些,作为体制内名师,即便退休了也很难完全摆脱体制的制约。熊老师如果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辞职单干的自由度肯定会更高一些。
自由,不仅仅体现在体制的约束上,也会更多的体现在教学思想和行为上。
其实现在在学校里边,教师并没有多少教学上的自由。学校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授课模式、甚至教案等规定一些条条框框,老师其实很难有个人的学术自由。
熊老师倡导生命语文,应该是一位比较有想法的老师,这种在教学思想上的自由也应该是她非常看重的。
3.往后,体制内名师的日子会越来越不那么好过。
近年来,学术造假触目惊心,教育界对此越来越重视。前一段时间,深圳名师胡红梅抄袭事件震惊世人,引发了教育界对名师培养模式的大讨论。
名师的养成,很多时候需要助推,需要机会,需要际遇。越往上走,竞争者越少,就越好走。
不管熊芳芳老师的名师有没有水分,有多少水分,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名师,必将越来越不好做了,身在其位,一旦学术不端,就可能会身败名裂,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这时候,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走呢?
其实,体制内名师辞职并非易事。熊老师能辞职,能量可见一斑。
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一般是年纪越大,越不敢辞职。
因为我们没有熊老师那样的机遇和资本,对辞职后未知的生活充满恐惧。
别人是别人,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别人做出什么选择,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有一天需要辞职,辞职以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通人只有不断学习、磨练、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会逐渐具备随时应对辞职的本事和底气。
我是戚老师,感谢关注、阅读,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个人,熊老师的选择无可厚非,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合法的前提前提下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她辞职出走,追求梦想我们双手赞成。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我反对将熊老师辞职出走,炒单位鱿鱼当做个性表达,当做社会时尚,当做价值导向大加渲染,尤其不想因此为年轻人树立虚幻的榜样。
熊老师何其人也?她是业内的精英,生命语文流派创始人,著名的资深教师,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推广生命,文学,美学为核心的新语文理论,她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家庭底子稳固,本身也离开退休年龄不远。可以说,她的出走是深思熟虑,水到渠成,合情合理,没有什么成本,她当然有这个底气,也有足够的能力,资源,人脉,人气,为辞职后的生活趟平道路。她的辞职不是任性,是进步。
但是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如今职场里后浪滚滚,巨婴出没——
00后:领导不听话我就离职
95后:感觉不爽就离职
90后:领导骂我就离职
80后:有收入高就离职
70后:为什么要离职?
60后:什么是离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着游戏心态进入职场,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他们缺乏必要的职场敬畏,缺少了职业经理人的敬业与服从,缺少了对工作的负责对公司的忠诚,他们鼓吹个性,崇尚自由,放浪形骸,一言不合就跟领导拍桌子,撂挑子走人。
他们的家里未必都有矿,但是他们把父母当做了矿——辞职后他们锻炼身体,出国旅行,吃喝玩乐,游戏动漫,留学考研,无忧无虑无限延长青春期。
家里真有矿的可能更加豪横一些。可以靠收租金过日子,或者拿了一笔钱投资创业,开个咖啡店,做个服装外贸,跟朋友一起投资电竞……当然我们看到的成功后浪确实有之,那不过是芸芸众生里拔尖的一部分。绝大部分“想走就走“,“人不轻狂枉少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宝宝,都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尽情折腾,他们不怕失败,因为有人替他们买单托底,有人为他们的任性负重前行。
熊老师的故事无疑让那些能力一般,却好高骛远的后浪看到了榜样,获得了任性的借口。他们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想走就走,他们会把熊老师当做偶像给自己打气催眠。当然他们不会看到熊老师躬耕讲台数十年的勤奋积累,看不到她的本事成就——他们要的就是想走就走,此处不留爷,爷说走就要走的狂放、潇洒、不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