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父母,家长如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后来发现了一款APP【 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还有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动画和图形,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t。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所以极力推荐你去试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加强教育的前提,是懂得什么算作家庭教育。
既然提出问题,说明对教育是重视的。
首先,成为父母就意味着在儿女成年之前必须承担全部教育和监护责任,这是法律规定。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不可能无师自通。
基本的儿童心理学,营养学和教育理念应该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提前具备。
“零岁开始的竞争”就是指孩子出生后父母的教育之间的竞争,等到幼儿园再教育就已经晚了。
可以说,大部分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一样,最后的结果不同。
这个差距就是家庭教育的体现。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饮食习惯是否健康,经济条件是否充裕,社会交往是否顺畅,家庭氛围是否和睦,这一切都是决定孩子未来是否优秀的指标。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在上面的各项指标上不断提升自身,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榜样。
凡是家教优良的孩子,在学校则受到老师和同学喜欢遵重,自己也快乐自信。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父母就是工匠,学校教育只是打磨,什么样的玉雕才有价值,一目了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 的教育究竟怎样抓,抓什么? 这是许多家长都希望解决的问题。
作为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学习指导工作,其重点应放在解决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上。 只有激发孩子内心对于学习的情感需要,并具有顽强的意志,配合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其喜欢,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因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应让孩子多参加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会发现他所不理解或从未遇到过的新奇的东西,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其次,家长要从调动孩子内在诱因出发,帮助他明确学习目的,使他知道为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学习什么内容、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何种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对社会、对个人有什么价值,如果孩子对一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的话,为求得这个结果,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对待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了。
其三,家长还要考虑孩子兴趣和爱好的特点。 无论哪一类孩子,他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家长在指导时,切不能从表现上看与课堂学习无关就加以制止,应该辩证地看问题。 如孩子喜欢画画,就应让他在这方面尽情发挥。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孩子其他方面的学习。
二、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品质
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绪和情感总是在孩子具体行动中表现出来,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稳固孩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同时,行为习惯稳定也有助于情感的稳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让孩子知道并真正理解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绝大多数都会解决。 态度端正了,行动才能够不受影响。
其三,要着重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当孩子学习或写作业时,家长要善于帮助孩子确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并适当鼓励、督促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行动。 家长给孩子的任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是他力所能及的。 要使孩子懂得,无论做何事都要有始有终,以培养孩子的坚韧性和耐久性。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心态
首先,家长要注意培养教育孩子有爱心,学会关怀他人,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培养孩子学会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要培养孩子自信自强。
其次,引导孩子学会给自己解压,胸怀开阔,目光远大,努力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 要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其三,引导孩子积极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与同学应努力做到互帮互助,但莫过于亲密,对于老师的批评,要从积极的方面看,要教孩子善于和家长进行心灵沟通,要和孩子民主、平等、沟通、交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减少不理解和误解的成分。
总之,孩子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来解决所有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家长加强孩子的兴趣、品质、心态教育,对孩子教育成败起关键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增加教育、引导的次数。无论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一天至少一次)以一件实例或一个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加深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技巧。
第二、保持耐心,信心和恒心。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走捷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变化或进步不明显而放弃。要适时的提醒孩子自律,随时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督促孩子纠正偏差。
第三、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不定时不定期的安排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孩子的动脑、动手及沟通、表达能力。
上一篇:我有一些宋代和唐朝的铜钱,请问怎么出售,并不被人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