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青春期的小孩在学校要怎样教育才健康育人培养什么样的品性?
孩子,青春期,自己的青春期的小孩在学校要怎样教育才健康育人培养什么样的品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青春期的小孩在学校要怎样教育才健康育人培养什么样的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养孩子如养花,青春期的孩子如花度夏,不要把孩子一味推给学校,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多观察多关注,多一些关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还要注意沟通技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春期的小孩在学校要怎样教育才健康育人培养什么样的品性?
学校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而不可避免的地方。一个人出生在家里,经过学校,最终进入社会。可见,学校在孩子生理、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那么,学校的作用是什么?教书育人。
教书,自不必说。如何育人?家庭是一个极为隐蔽的私人场合,而社会是一个非常公开的场所。那么,学校就是要教给孩子怎样从充满爱的家庭,融入到严格的社会。
私人场合自由重要,公共场合规则重要。所以学校是一个自由与规则并存的地方。孩子的绝对自由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服从学校规则,懂得自由是相对的。
学校就是要帮助孩子成为健康的自我。何为健康的自我?有界限、能共情。能坚定而温和的拒绝人,坦然表达需求和愿望,坦然享受别人对你的好,也愿意回应对别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是学知识,在家才是学做人
我们的孩子从进入初中开始,孩子就进入了所谓的“青春期”。青春期的跨度从初中一直延续到高中结束,很多孩子这时候进入叛逆期,和父母的关系疏远,亲子关系恶化,人格扭曲也是这阶段发生的。
进入高中后,孩子离成人更近了一步,心理上更加向往独立和自由。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变老,进入了很唠叨的“更年期”。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那摩擦产生的火花让人唏嘘……
青春期的孩子从初中到高中,是经历着学业最沉重的两个关键学习阶段,沉重的学习压力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回到家里又被父母的各种唠叨充斥。青春期的孩子会从心理觉得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自己能做主了。可爸爸妈妈总是不理解自己,总要管着自己,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这阶段孩子就会开始和爸爸妈妈产生很大的代沟,简直无法沟通。孩子也就慢慢和父母疏远了,亲子问题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的产生也许需要花费非常大的努力才能解决。而避免一个问题的发生,只要从小事做起防患未然。
如果您有青春期的孩子或者正面对着青春期的孩子群体,可以好好看完下面的内容!!!
孩子来自另一个星球,和父母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高中阶段的同学早就进入了青春期,他们有了对周围世界新的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有了新发现的综合能力,能够把自己的各种印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从而把过去各阶段形成的种种自我形象加以整合,形成新的自我。他们对于自己是谁、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自己的认识。青少年们渴望独立,渴望自主,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控,他们开放、创新、变化快,就像来自外太空的另一个星球一样,对外面自由的世界充满着向往。
这时的父母正值中年,他们成熟冷静,处事谨慎;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身处高中的孩子充满着期待;他们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不免显得啰啰嗦嗦,每一位父母,都是关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他们有时确实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找不到好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
当这样的父母遇到这样的孩子,当更年期遇到青春期,代沟无可避免,争吵一触即发。如果不能及时的沟通,架起沟通的桥梁,父母和孩子找到好的相处之道,那就真的很难处理亲子关系了……
搭建亲子关系的桥梁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只要我们能摆正自己的态度,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技巧,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最终我们总能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营造轻松和平的家庭氛围。
1.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孩子处于青春期,从心理上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希望能自我管理,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己做主的机会。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手,对孩子的每件事情不用事无巨细,要相信孩子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冷了知道加衣服,饿了知道吃东西,成绩下降了会有危机感,知道努力迎头赶上。父母的关心没有错,但一定不要变为无休止的唠叨,唠叨多了孩子反而会心生厌恶,适得其反。
2.适当改变关爱方式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反感父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嫌父母太啰嗦了,父母管自己管的太多太严了。关爱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一定只有“碎碎念”。比如,周末给孩子一点自由玩耍的空间,而不是孩子一坐到电脑前或者刚拿起一本小说就开始唠叨“怎么又不看书”“怎么老想着玩儿”;或者在考试之后主动带孩子看一场电影,逛一下商场……你给孩子一点活动的空间并不等于是对孩子的放纵,适当的休息反而让孩子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会从心底里感谢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甚至有些还是高考状元,他们的父母都采取的是比较开放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天天督促他们的学习,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爱上学习,并给予孩子充足的休息调整时间。我们发现,只有玩得好学得好的同学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在大考的时候往往能取得突破性的好成绩,并且幸福感也是最高的。
3.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虽然年代不同,但成长过程中人们的许多感受都是相同的,比如顽皮、恶作剧、叛逆心等等。多问问孩子“你在学校的生活是怎样的?”,多了解他们在校生活的趣事,不仅有利于双方沟通,还能唤回我们不少美好的回忆。很多时候,我们会忘了以前和孩子相同的感受,而是用一些我们自认为很对的方式来要求孩子们。我们在了解孩子成长经历的同时,会使我们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现在的感受:“原来我们当时也是这样的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