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问各位谁知道三年的花椒树结了少量花椒如何管理,丰产谢谢?
花椒,主枝,土壤请问各位谁知道三年的花椒树结了少量花椒如何管理,丰产谢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栽植后要看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施肥管理,一般当年定植的幼树追肥要延后到7月进行,施肥量依照树体情况决定,一般每株20~30g,最好进行多次叶面补肥。在秋季要一次性施入足量的基肥,结果树要早施,以9月施入最好,幼树要晚施,用量要少。
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幼树根系少,抵御干旱的能力弱,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花椒树结果后,更应该加强*肥水管理,在缺乏水利灌溉条件的地区,做好肥水管理是花椒高产稳产的关键。
4、整形修剪。花椒一般在4月初就大量萌芽生长,要及时剪除上部的干桩,这样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当幼树定干后发出的新梢少于3条时,对萌发的旺盛新梢在30~40cm处摘心促发分枝,这个工作不可晚于7月。
5、病虫害防治。主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锈病等,蚜虫在防治上要狠抓前期防治,可以喷洒3~5°Bé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源。而锈病则主要采取冬季清除菌源和发病季节化学防治的方式,建议在6月初 7月下旬,用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来进行防治,每隔15~20d喷施1次,连喷2次。
以上就是花椒幼树的管理技术要点。总体来说,花椒幼树管理需要完成的工作事宜有很多,因此需要椒农良好的把控每一个环节,若管理不到位,则会影响到成年树的提质升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年内的花椒树就是属于幼树期
1、修剪
栽后第一年距地面要求高度剪截,第二年在发芽前除去树干基部30—50厘米处的枝条,并均匀保留主枝5—7个进行短截,其余枝条不行短截,疏除密挤枝、竞争枝、细弱枝、病虫枝、长放强壮枝
2、施肥
一般在秋后和春耕时,各施1次圈肥、堆肥等有机肥
栽后第一年管理:因为新根的生长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栽后半年内基本不要去管
并施少量尿素以催苗。施肥离根部要远些,在树冠滴水线以外挖3—4个小坑,每小坑放一汤匙肥。一年内施2—3次。此时要注意防治蜗牛,用蜗牛净、蜗敌都可以。否则蜗牛会把整株树“爬”死。
栽后第二年管理:施肥以尿素为主,加一些高效复合肥
施肥方法同前,数量要增加。每株0.2—0.3斤,株型大的可增加到0.5斤。
栽后第三年管理:椒树此时已进入结果期,应加强管理
在入冬前新梢停止生长时(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先修剪后施肥。
施肥最好是用高效复合肥,因其营养充足,肥效期长,一年施一次。数量可加大至每株0.5—0.6斤,株形大的可多至1斤。肥料的数量上千万不要吝啬,宁可多施。施肥方法和前面一样[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栽后于 40—50厘米处定干,冬剪时疏去主干下部枝条,保留上部3—6个枝条做主枝,1年选不齐可分两年完成,将中央直立枝疏除开心。对选定的主枝短截1/3,剪口留壮芽。在离中干50厘米处选留第一侧枝,以后每隔30—40厘米分别选留第二、第三侧枝,左右排开。对过密结果枝去弱留壮,做到树冠内外枝不压枝,分布均匀,处处能伸进拳头,光照好,又便于采收。疏除过多大枝和过密细弱枝条。回缩结果枝组至后部的壮枝壮芽处,促发壮枝,更新复壮,通过这样集中营养,复壮树势的修剪方法,对壮树增产有明显的效果。夏季修剪,一般全年进行2—3次,其主要作用是将过多而无保留利用价值的背上旺梢,徒长枝和背下细弱枝及时抹除或疏除,并疏去树下萌蘖枝,以改善光照,集中营养,提高产量。
注意事项
花椒的正常生长结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磷、钾、钙、铁、镁、硫以及硼、锌、锰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需要量较多的是氮、磷、钾。花椒在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中,要经历根系生长、抽梢、开花、果实膨大、花芽分化等生命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盛果期,营养消耗量更大,每年要从土训中吸收大量养分,致使土壤中营养缺乏。因此,只有及时施肥补充土训中的养分,才不会造成养分的供需矛盾。
花椒树的耐用寒能力较弱,必须注意冬季气候变化。做好椒树越冬管理工作,是保证椒树正常生长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新农人小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花椒树第三年结果比较少的话,正常应该在第二年对主枝进行修剪,现在第三年不知道你之前有没有修剪,修剪技术如下:
花椒属于喜光树种,发枝力强,树冠容易拥挤,内膛光照不足。为了达到配备合理、骨架牢固、层次分明、枝条健壮、通风透光好、产量高、品质好的效果,采用了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整形,其特点是无中心主干,主干上均匀着生 3个主枝,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侧枝和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和结果枝。
栽后第二年仅对主枝进行短截,其余枝条不进行短截,疏除密生枝、细弱枝、病虫枝,保留强壮枝。2)结果树的修剪。以采椒季节修剪为好,有利于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积累养分,充实花芽,促进分化和缓和树势,不易萌发徒长枝等。逐步疏剪多余大枝,对冠内枝条进行细致修剪,以疏剪为主,疏除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密生枝、徒长枝,为树冠内通风透光创造良好条件。对结果枝去强留弱,交错占用空间,做到内外留枝均匀,处处能伸进拳头,便于采收。对有生长空间的旺枝先轻短截,第二年去强留弱,培养成枝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直立的秋梢,在基部10 cm处扭梢,并使枝条呈45°斜生长,抑制其长势,促进老熟。
栽植后,当苗木茎干高度达60 cm以上时,及时定干。定干高度50~60 cm,剪口下留饱满芽,剪口距剪口下芽0.5 cm,剪口呈平斜面。上端10~20 cm 范围的茎干为整形带。苗木萌芽后,及时抹除整形带以外的萌芽,以集中养分,促进整形带内新梢生长。整形带内选择3个分布均匀的健壮新梢,长度达40~50 cm时摘心,将其确定为三大主枝来培养,同时确保主枝间水平夹角约为120°,主枝开张角度50~60°,主枝间长势均衡,整形带内其余的新梢和萌芽适时全部抹除。主枝两侧选留2~3个分枝(宜选留斜平侧或斜上侧)培养成侧枝,背下及背上的芽抹除。以此类推,每个侧枝上再培养3~4个小侧枝。主干、主枝、侧枝构成树体骨架,形成向四周伸展的自然开心形,3~5年完成,树的高度控制在2 m左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