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毕业生到底该不该考研呢?为什么考研人数逐年激增?
学历,万人,工作毕业生到底该不该考研呢?为什么考研人数逐年激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无论是对于高考来说还是对于考研来说,都是学历提升的一种途径。不同的学历阶段接触到的人和事物以及知识层面不同,因此学历背后所带来的也是眼界和格局的改变,同时也是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学历在现实就业中的作用
学历对于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个人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学历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分别表现在就业的阶段和个人职场晋升的阶段。其中就业阶段的影响主要是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
从就业的角度来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2018年高校毕业季,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上升至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前提下,有些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出于找工作的考虑选择考研来提升学历。
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提高了对学历的要求,就业的门槛提高,比如有些企业在招聘时明确要求211、985院校的毕业生优先考虑,以及对本科生、研究生的要求等,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学历,连第一关的简历筛选都无法通过。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一些学历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在面对两个能力相当的应聘者时,一般来说企业更偏向于选择学历较高的应聘者。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学历的原因,很有可能成为职场晋升的瓶颈。一位职场人曾颇有感概的说道:“在社会上工作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知识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人生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而且是不能弥补的遗憾,在一家公司就职的时候,因为学历的原因只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就遭遇到了职场天花板,很难在职场上有更大的晋升空间。”在一些企业中,学历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工资水平,还会影响到绩效考核,职称的评选直接与学历水平挂钩。
学历对于个人发展方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考研是提升学历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对学历重要性的理解也不能绝对化。
那么,大学生毕业之后,到底该不该考研?这3个因素不得不考虑
1、考虑自身实力
现在大学生数量愈来愈多,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就业,考研就成了众多大学生的选择。光是2019考研报名人数就超过了200万人,所以,考研的竞争压力也是在不断提升的,如果自身实力不足,平时没有下好功夫,非常容易被淘汰。所以,在考虑清楚后再选择是否考研。
2、考虑自己的专业
有些专业对于就业来说并不看重学历,而更加看重能力,就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如果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完全不需要考研也能够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有些专业就不得不考研了,就比如医学专业,光靠本科的学习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所以是否考研一定要考虑自身专业合适与否。
3、考虑家庭因素
大家都知道,读书一定是会花钱的。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能够供孩子上完大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甚至可能借钱供孩子读书,一般这样的家庭也很少有学生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大部分同学需要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而尽早步入社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以上这3点因素都是考研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自身条件受限不一定非要靠考研来打开自己的出路。只要肯下功夫,做事情认真踏实,一样会非常受欢迎。当然,如果家庭条件良好,考研深造也的确会给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同学们仔细斟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2考研的同学们已踏上考研的旅程!今年经济环境不好基本是共识了,说实话经济下行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从2020年开始这种体感变得格外明显。
网上大量找不到工作或失业的抱怨、全球1/6的人口失业、今年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909万人再创新高等都足以说明问题了。所以对22考研也有了报考人数可能突破400万的预估。
从2017年起,考研的人数迎来了一个小爆发。
原因呢?就业压力大、社会机构学历崇拜、延缓就业压力等等都是老生常谈,在这里学姐想聊两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1.学历崇拜本身是合理的吗?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经济局势的关系。
学历崇拜与社会资源、机会分配
假设你是一个相对头部企业的HR,面对300份简历,假设公司今年需要10个人,你会约多少人来面试?假设投简历的学生里有200个本科生和100个研究生,你会选择怎样去分配被邀约来面试的人数?
这个问题学姐问过很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大家给的答案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面试也是成本,主要是人力、还包括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很多求职网站想获取求职者联系方式(电话等)是需要付费的,10个岗位的话,一般最多约50-80个人来面试已经是上限;
第二,不考虑岗位存在学历硬门槛的前提下,也会优先通知研究生面试,因为前者符合要求的“概率”更高,不排除有特别优秀的本科生,但是从工作的角度,我们考核的KPI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概率。
绝大多数人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最后他的实际工作,真的关联很小。但是,学历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筛选机制,筛选出智商相对较高或者对制度服从性较高的个体(很多聪明人不愿意服从教育体制、导致成绩不高)。
而这两者都是现代大企业需要的——智商就不解释了,对于大企业而言,天才的个体存在的意义,远不如令行禁止的团队。
顺便说下,很多人会说年轻人可以而且应该去小公司,甚至还举了一堆大神的案例。当然不排除一些人在一些小型企业里,因为“鸡头效应”可以得到很好的个人能力成长,甚至遇到类似于公司融资、上市之类的万中无一的事情而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对于大部分求职者而言,判断哪个公司可以成为独角兽这个是属于顶尖风投的能力,绝大多数人进入的是百死一生的小企业群体中的那九十九家。
排除985、211的毕业生外,我们承认本科生、专科生中仍然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这是“个体”,作为一个整体,你很难说他们中的人才密度高于研究生。
而企业招聘是存在成本的,公司的目标绝对不是找到最好的“个体”,而是用最低的成本招到一群来之能战的“集体”,在经济下行、招聘预算缩减、求职者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学历崇拜只会越来越严重。
上一篇:求大神给个合理专业分析,200万资金求稳做理财如何高于4.4?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