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清民国三代政府是如何看待陈胜、张角、黄巢这些起义领袖的?
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天下明清民国三代政府是如何看待陈胜、张角、黄巢这些起义领袖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清民国三代政府是如何看待陈胜、张角、黄巢这些起义领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政治家礼部侍郎郭正域对陈胜吴广起义看法,自古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秦之强盛,兼并六国,卒之扰乱天下者,非六国也,乃陈胜、吴广一二小民也。就是说他们是扰乱天下的小民也,是天下大祸的根源。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读通鉴论》:“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他的观点是只要出现了两者对立的一面,必然一方灭亡,不死不休。所以他本人也一直坚持反清,不过结果看看不成事就隐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想他这样说的意思是说人们只会从历史中截取自己需要的褒奖、反对的贬斥吧?元末红巾军起义,黄河中挖出独眼石人,背有刻字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不是“大楚兴、陈胜王”的狐鸣鱼书的再版吗?
陈胜、张角、黄巢、李自成等都以推翻自己当时所处的腐朽王朝为号召和目标,满清入关则是“灭流寇而安天下”,好像根本没啥山海关大战,是明朝的盟军似的。
至于民国建立,已迥异于明清的封建朝代更替了。尤其是民国建立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其与工农无产阶级的关系本就是平衡中对抗、对抗中平衡,对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本无好感。
但解读历史无非这样,找到自已需要的、于己有利的,便提出来以证明、加强自己当时所为的正当性。等到武力斗争成功了,开始和平治理阶段,需要天下稳定,这时就会重新定性自己曾推崇的人或事,“贼匪”“流寇”等词就是他们统一的代名词了。
这个问题的相关历史记载我知之甚少,随便聊聊个人浅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农民起义的功过是非 《史记》之《陈涉世家》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司马迁把他列入了“世家”,是对他对暴秦首先发难的充分肯定。按司马迁的观点,只有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足见陈胜和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和所起的作用。 陈胜少时颇重义气,曾对佣耕者说“苟富贵,勿相忘。”当佣者问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只能喟然长叹“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说明他从小便有举大计之志向。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当局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刚好遇到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不能如期到达,按秦律当斩首,陈胜、吴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起义。二人商量:“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在逃跑是死,起义也是死的情况下,他们决定选择为国家大事而死这条道路,且“天下苦秦久矣”,决定了这次农民起义已不可避免。 他们利用秦二世和秦始皇长子扶苏之间的矛盾,分析“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以聚众,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呼鸣曰“大楚兴,陈胜王”,为自己起义称王正视听。然后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徒属皆曰:“敬受命”,至此拉开了起义的序幕。在攻克大泽乡后,所向披靡,又连克数城。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也,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从文中提及“天下苦秦久矣”,“伐无道,诛暴秦”及“苦秦吏者”等句中可以看出,陈胜起义是官逼民反的结果,故这场农民革命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继陈胜吴广之后,刘邦、项羽又举兵灭秦,终于推翻秦王朝。 秦皇能一统六国固然功不可没,强大无比,但秦王朝仅27年,二王而已,这说明暴政终将不得长久,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秦朝而言,与赵高指鹿为马,残害忠良,实行暴政有直接关系,再加上暴政不得人心,民间积怨,物极必反,灭亡是顺理成章的事。关于这一点,《六国论》和《过秦论》已有详尽描写,当然,也有持不同观点者。学术上的问题提倡讨论,这是很正常的事。 到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吸取秦灭亡的教训,保江山社稷不至于丧失,也实行了不少宽松政策,如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等,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实行了类似政策。 再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知道不要过分剥削人民这个道理,且民本思想十分突出,故出现空前盛世。关于对农民起义的看法,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除了持肯定态度的以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农民起义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学术上提倡百花齐放。持不同观点的人,自然有他的论据和道理。 我们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再说说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那就是发生在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在最高潮时已经打下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1862年,被曾国藩分兵三路大举进攻。1864年6月,洪秀全去世,同年七月,天京失陷,宣告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势力波及18个省,先后夺取城市六百多座,为什么还以失败告终呢?简言之,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狼狈为奸,联合绞杀。主观上是因为天平天国严重腐败,贪图享受;统治者取妻纳妾,大兴土木;脱离群众,等级制度森严;统治集团分裂,杨韦事变导致太平军一蹶不振。同样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这里面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同时也有很多历史教训值得吸取。
上一篇:左胳膊关节疼痛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