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合并村,我感觉不应该是多层楼房,应该是独门独院。你们觉着那?
独门独院,楼房,农村合并村,我感觉不应该是多层楼房,应该是独门独院。你们觉着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觉的不重要,我觉得也不重要,主要看正负觉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合并,指的是撤村并镇。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在贫穷的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和其他地区的村庄,村庄因为重大项目需要移动,特别是乡村人口的严重损失,通过改变扶贫搬迁、生态宜居的搬迁,搬迁农村集聚发展,实现村庄搬迁拆除。
农村合并方式主要有三种:异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目的是提供更好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过既然是农村,就更适合独门独院。城市的楼房已经够多了,总得留点不一样的风景。
楼房在农村不实用
城市为了节约用地,小高层、高层层出不穷。但农村不一样,固然耕地很重要,但宅基地集中规划好了,也占用不了多少土地面积。
农村人,不是在家里养些鸡,就是养几头猪,有的甚至养耕牛或者绵羊。楼房别说养家畜了,就是养只宠物狗都麻烦。其次农村人还喜欢在院里种几棵果树或者青菜,楼房也满足不了这个需求。若是家里有个老人,爬高下低的也不安全。比如认识的一个老阿姨,家里常住的就是她和老伴,房子分在六层,因为上下楼不方面,常年在县城里租房,根本不回家。
单门独院的居住条件更好
住过楼房的都知道,在家动作要轻,否则影响楼下邻居。独门小院就不一样了,可以瞎折腾,除非拉大锯,否则几乎吵不到邻里。
若是家里有小孩子,大门一关,他们可以在院子里可劲儿撒欢:跳绳、打球、蹦跳等,几乎不需要怎么约束。如果有钱,城里人谁不想买个别墅。农村人想过好生活,但也想要好的居住条件。楼房再好,都不如单门独院住着舒服。
楼房翻修困难
楼房盖着容易,但是翻修的时候却很麻烦,国家难道一直帮农民盖,还是说等成危楼的时候,一起出钱再盖高楼。
单门独院就不一样。各人挣各钱,盖自家房子。比如我们这的一个合并村,盖的是单门独院,很多家都自己加盖了二层。门前开垦了一块小菜地,种一些花草和应季的蔬菜。虽然宅基地比以前小了,邻里之间近了,但是相较于城市里的楼房,居住条件好太多了。
总结
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已经牺牲了居住条件,农村就多给一些自由吧。单门独院希望是合并村设计的首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这里有几个村因南水北调实施了移民搬迁,在安置的时候,有采取高楼安置的,有采取独门独院安置。
在2016年的时候,在安置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时,有些是高楼安置,有些是独门独院安置。
在2018年,有个村由于高速路口改址,涉及到搬迁安置,采取的是宅基地置换,即将拆迁户旧房补偿拆除之后,又给他们重新划分了一块宅基地,让他们自己建房。
通过以上发现,在对待老百姓住房安置问题上,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都是高楼安置,还有独门独院安置、宅基地置换安置、货币化补偿安置等方式。
通过实际观察,我发现在安置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喜欢独门独院安置,有经营能力的建个二层,一层用来经营,二楼用来住,不想经营的建个一层,自己住着也清静。
像是我上面说的在移民安置时选择独门独院安置的,有的已经在一楼开起了农家乐,自己经营着,生意还不错,二楼自己住着,生活过的是红红火火;高速路口改址选择宅基地置换的,现在三层小楼已经建起来了,由于离高速路口近,以后准备发展民宿。
选择高楼安置的,房子除了自己居住之外,了不得出租出去收点房租,想开农家乐、民宿啥的是不行的,而且大家都住在一个楼上,楼上楼下都有人居住,不清静。
由此可以,虽然高楼安置和独门独院安置都可以使人有房可住,但是相比较而言,独门独院安置更让人喜欢,不过高楼安置也有优点,那就是节约土地,建设成本低。
至于在合村并居时选择什么样的安置方式,我认为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土地的可能选择独门独院安置,没土地的可以选择高楼安置,亦或者高楼安置一批、独门独院安置一批也未尝不可,没有人说合村并居非得高楼安置,这点可以放心。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喜欢独门独院安置这种方式,我也相信全村并居会从利于群众生产、发展、生活的角度出发,提供多样的安置方式供大家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层楼房也好着了,公园绿地、商业配套、教育医疗都配上也不差!
试想一下,如果任由农村家庭宅院别墅式发展,农村朋友辛苦挣的钱,全投到一堆使用率低的建筑物身上,而周围公共配套很少,甚至交通出行、别墅外面的出路都是问题,那么这种“小农”思想就是有碍于农村发展的。
只要大家都富,大家都方便、大家都宜居的农村才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农村也可以像城市里那样合理规范居民区(当然这个居民区肯定是楼房模式)、教育、产业、医疗、公园和停车场等公共配套服务,这样农村即可以保留田园乡村风格,又可以可持续发展,难道这种模式不香吗?
所以,独门独院模式,城市和农村依然会有,但这种“相对铺张浪费”的居住模式国家是持中性意见,不鼓励也不反对,但社会发展趋势,是土地集约化管理,不分城市和农村,要让每一份土地产生相应的价值。
上一篇:男子贪财,逼女儿相亲,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