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辅导班?
孩子,辅导班,家长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辅导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彤彤关注,我每天学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ᴗ•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见仁见智,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去上辅导班班啦,类似小饭桌的,作业辅导课,一个几百块钱,帮家长看着写作业,还能上点课,现在挺受欢迎的。
如果父母有文化,而且有时间,那么就可以报几个兴趣班就可以了,可以自己辅导孩子,最放心。如果没时间,可以报一个好点的辅导班,我见过很多老师家的孩子上辅导班的,挺多。
现在收入提高了,父母都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你不花钱,别人花钱,多少还是有点用的。同样学习能力,同样学习态度的孩子,如果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上了辅导班,能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久而久之,差距肯定就拉开了。
一个时代,一种特色,对于九零后,八零后,就很少上辅导班,也能学好,凡事不能说的太死板,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见仁见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谈到这个问题,作为家长,若想让孩子提高自信,可以择优选择辅导班,一定是择优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综合自身情况来看!
第一点看孩子的年龄,现在很多小学孩子家长都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想给孩子报补习班,学生竞争力小,根本没有必要去上补习班,就算上了补习班也不会有显著的效果,对以后的高考更是没有任何效果。而且现在补习班收费都很贵,家长幸幸苦苦的血汗钱打水漂不说,孩子也很难学下去,小学正是爱玩的年纪,也是思维最活跃的年纪,强迫孩子上补习班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厌学,现在都实施素质教育啦,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是小学生的话,没有必要上补习班,如果初三升重点高中或者高中升大学才真有必要上补习班。
不过小孩子可以培养兴趣,上上兴趣的补习班,比如唱歌,跳舞,钢琴,口才。也要看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多一门才艺也是好的。
第二点看看孩子的学习状况。比如,初三,高中的的孩子很愿意学,有这个提高成绩的劲头,但是接收知识真的是慢,那么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条件给孩子报个补习班辅助学习,有益无害。但是你想那种本来就不想学,只想睡觉混日子的学生,家长就算逼他去上补习班又有什么用,在学校都不学习了,去补习班就更不会学习了,换句话说,自己学校的老师都管不了,课外辅导学校更没有本校的老师上心了,这样的学生上补习班只不过是浪费家长的钱。
当然了,还有一种学生半路醒悟,但是又因为知识落后太多,也不适合上补习班,因为作为一个班级,都会跟着大部队走,对于落后太多知识的学生也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这种家长就可以根据家庭条件来选择小班或者一对一了。
第三种情况就是看看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多里家长看别家孩子都上一两万的补习班,自己也跟着焦虑,觉得这样的一定教的好,就从自己嘴里,孩子嘴里省钱也要报跟别人一样的补习班。其实真没有必要,贵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最合适的才重要。
第四种情况就是不要给孩子报太多的补习班,单号两天假,上整整两天补习班,孩子也受不了,学进去的知识也消化不了,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量力而行。
根据以上这四中情况,综合来决定到底上不上补习班,上什么样的补习班,一厢情愿的话没有效果不说,反而还会弄巧成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辅导班,我觉得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要学会先问问孩子的想法,父母不能单方面的做决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越来越高。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有的家长是为了迎合大趋势,看很多其他家长把孩子送去补习,就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去补习。
其实,家长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帮助。也不管孩子到底喜不喜欢。大部分被送去补习的孩子有些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是父母依旧想着让孩子多学一点其他的技能。能给自己以后创造美好的生活。这种想法是没有错,但我们反过来想想,孩子如果没有去参加补习以后就不能独立了吗?就不能给自己创造好的生活了吗?
到底要不要去上补习班这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应该静下来好好思考思考。我的一个同事是做教育培训的,每天都会和家长、孩子打交道。他自己也有孩子,我问他:“你的孩子有参加课外补习或培训吗?”他的回答让我很是意外,他说:“孩子不喜欢,所以我没有带他去补习培训。”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差异之处,那就是“尊重孩子的思想"。很多家长不喜欢聆听孩子的想法,而是自己单方面做主,记住:孩子也是有权利选择的,孩子也是有权利发表意见的。当我们家长在给孩子做选择的时候要学会先问问孩子的想法。
改变思想,作为家长,一定要切记不能拿学习成绩的好坏来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现在很多家长依然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是个坏儿童,以后就会没出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成绩的好坏只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孩子在学习课堂知识这一领域的不足。并不能作为综合评判孩子的标准,更不能一竿子打死!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个思想、和行动上的强者,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弱者。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学会独立生活、做一个自信、微笑、阳光、善良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