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
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可以在劳动中可以学习独立和自信,可以学会尊重劳动和尊重他人,可以形成服务精神和助人品格,可以提高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现阶段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的影响,劳动意识薄弱、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于不会穿衣穿鞋,衣服脏了不会洗,纽扣掉了不会钉,地面脏了不会扫,指甲长了不会剪。面对这一情况,为教育者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新课题。
应该怎样进行劳动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个重要的教学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讲清劳动能创造财富。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技能。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和训练。既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要求学生付诸行动,把理论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讲清道理:
(1)学校是我们的“大家庭”,班级是一个“小家庭”,我们是“家庭”里的成员,我们要对“家庭”负责。根据学校的规定要求,每天下午放学后对室内外要进行清扫,每周二、五室内外卫生进行彻底清扫。
(2)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训练劳动技能。低年级要挑选年龄稍大一些的同学来培训。教给他们劳动的方法,其他同学在旁边观看劳动程序,然后指导其他同学劳动,起到“帮”、“带”的作用。
再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如我们班学生梁云、潘静年龄大,劳动能力强,打扫教室卫生较干净,我就在班会课时对他俩进行表扬,发小红花,鼓励班上同学向他们看齐,带动教育了全班学生。对于那些年龄小的,爱动不爱静的学生,我就有意识的分配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让他们搬桌椅、洒水、倒灰这些直截了当的工作,我们能很快地顺利完成,加上教师对他们进行鼓励,他们更是笑逐言开。
最后,要教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即社会公益活动。自己洗红领巾,洗袜子,钉纽扣,收拾自己的房间,为五保户打扫清洁卫生,打扫学校的花园卫生,搬运课桌,清扫操场,使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我是钢琴教师艺凡,以上个人建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欢迎大家留言或私信,和我一起交流探讨。感谢你的支持,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劳动的原动力是欲望,不管是各种欲望(为了生存、为了有吃的等等)
劳动分有类别,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这个好理解。
还有一个意思是让人懂得,若想有所得、必须有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所得,这样使人明白不管做什么都必须付出(这里所说是指正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有必要的,让小学生做劳动是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自立能力,让他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每个人都要劳动,才能让自己慢慢长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劳动教育当然有必要,不然为什么要有五一劳动节。进行劳动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不好吃懒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很有必要,劳动的过程也是让孩子学会忆苦思甜的过程。劳动能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性格。孩子要从小培养,我感觉长大后家长也不好在去说教了。小孩子更容易记事,进行劳动教育也是给他们树立价值观的一个过程。
劳动的人儿最光荣呀,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劳有所获,劳有所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有必要,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就是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要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据年龄大小做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要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遇到事情就要积极的做,这样长大成人了,就会成人了,也会成才了,就不会成为“啃老族”“白眼狼”了。就能用自己的能力支撑一个庞大的家了!
上一篇: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这些企业家这次疫情谁的贡献最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