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懂红楼梦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那么,诗词能超脱书去解释吗?
红楼梦,诗词,红楼读懂红楼梦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那么,诗词能超脱书去解释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懂红楼梦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那么,诗词能超脱书去解释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多数,是不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啊!
你费那么大的劲去分析红楼梦还不如分析透那2O个字,再明了了故事的梗概还悟的爽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觉得有的能,有的不能。
《红楼》里有些诗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很值得品味,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比如贾雨村被贬后游山玩水,某日至一庙,庙里老僧虽然老态龙钟,耳聋眼花,但是庙门上的对联好啊: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对联很贴合贾语村当时的境况,他就是因为太贪才被人参一本丢了乌沙的,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很惭悔,不知出路在哪,干脆游山玩水混日子!
这对联放今天任何时候,也是有欣赏,警示,劝免作用啊!
再比如贾宝玉题大观园的诗:“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鼎浓茶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妥妥的高分景物名句啊!
还有那句:“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对仗工整,意境里那股烟寒春梦,清冷孤寂里的酒香,到底是怎样的景像啊!琢磨不透!
而那十二首《红楼》歌曲和《好了歌》,则是《红楼》的核心和灵魂,是浓缩的《红楼》。还有贾府平常玩闹所行的令,所做的灯迷,都与各自命运有关,那是他们的命运在日常生活里最恰当的展示:每个人都是一条河,会流向哪里,在日常生活里早就标好了方向。
《红楼》里的诗词,除了揭示人物命运,很多诗剥离出来,依然脍炙人口,余香满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超脱《红楼梦》去解释书中诗词,是不合适的,是没有意义的。
作为一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诗词不可谓不多。但是,红楼梦中的诗词,基本都无法单独拿出来,诗词的意境、手法、特殊的暗喻、用词造句的特点等,都与《红楼》文本浑然一体,在红楼营造的氛围中,这些诗词与其作者紧密相连,与诗词创作时的情景密切相关,甚至与诗词作者的命运性格等有微妙的纽带连结。因此,这些诗词放在《红楼》体系中老看,妙不可言,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叫绝称赞。
但是,这些诗词离开了《红楼》文本,离开了《红楼》中独特的情景氛围,抛开红楼的故事情节,只作为单独的诗词欣赏,并与唐诗宋词相比较,这些诗词便会归于平淡,很难被称作顶尖作品,似乎只能与清代的诗词相颉颃。
这是《红楼梦》的神奇之处,也是其难解之处。同时也很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
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 ,如水草 。取出水 ,即不好 。放在水中 ,好看。
(相互关注,共同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必要脱离书籍本身去理解诗词。
红楼梦的诗词歌赋灯谜对联,都是为了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而设计的,脱离了书籍本身,这些诗词造诣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这本书的艺术造诣高,而书里面的诗词并不高,虽然他们都是曹雪芹写的。但是因为这些诗词对应人物和事件发生,又让这些诗词多了其他诗词没有的独特性针对性,建议没必要分开诗词和书籍本身,还是多多阅读能更好理解书籍。
当然书籍也有很多哲理的词句,比如智通寺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发人深省。还有那副有名的宝玉不喜欢的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细细品读都是精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国风
整部红楼就是一段野史,一段不被历史记载的野史,一段清朝人永远不想提及的野史。因为那段历史掩埋了太多的杀戮和民族仇恨。真相一旦被提及,很会对大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段历史就是——南明。
红楼梦就是一种非常隐晦的手法表面上写了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而把这段历史巧妙地隐藏到里面,虽然现在的人很难看懂,但对于康乾时代尚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的华夏子民。很容易从红楼的故事中找出旧日的蛛丝马迹。怀念起那时候的家国情怀。
脱离那个时代读红楼,就犹如脱离历史的故事,变成了神话。永远都寻不到真相。所以想要彻底的读懂红楼就要彻底的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会发现在红楼中都隐藏着他们的影子。
上一篇:各位孕妈们,你们孕期都怎么补钙的呀,说说你们的补钙经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