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理学中的童年经验是几岁以内?
孩子,童年,阶段心理学中的童年经验是几岁以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人家也经常说3岁看到老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虽然我们对3岁以前的记忆几乎没有印象,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确实被储存下来了,只是当时的我们不懂得表达,那部分记忆被压抑了下来,所以我们想不起来。当我们学会了说话,能够与养育者表达和讨论这些事时,才能将这部分记忆随机想起。
而那部分幼时完全无法表达的记忆成了我们的感受记忆。也就是说好的和不好的感觉记忆。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宝宝非常容易安抚,有些宝宝则很难让他们满意。这源自于他们的感觉记忆,他们需要养育者带给他们好的感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养育者者是可以信任的。慢慢地养育也就越来越简单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要等孩子有了可以清楚表达的记忆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需要在孕育前、生产后和养育的整个过程为自己积累养育的知识,让养育变得更简单更快乐。
推荐书籍-《孩子的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的理论观点,0-4岁:婴儿心理;3-6岁:幼儿心理;6-11岁:童年心理;12-18岁:青少年心理;15-25岁:青年心理;25-50:成年心理;50岁以上:老年心理。这是心理学界普遍认可的。这与世卫组织划分的年龄段标准是有区别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0-1岁是孩子与母亲是一体,是一元关系,这个阶段尽可能无条件关注孩子,满足孩子的自恋。1-3岁是与母亲心理上开始分离,走向客体关系,是二元关系阶段,从内心世界走向现实世界。3-6岁是三元关系阶段,爸爸,妈妈,和我,有了竞争合作的概念,是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学上说的童年经验是3岁到12岁。0~3岁是幼儿实习是一个阶段。月幼儿时期,一个是懵懂时期,他会意识到这个东西,但是呢,成年成长之后,基本上一个人3岁以前的东西他都会忘记了。和3~12岁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他基本上成年之后还是会记得起回忆的起来。所以一个小孩我蛮做父母的,应该最少陪伴到他12岁。12岁之后女人怀孕有什么适合她,来现代当他是成年人平等对待。有时候用商量的口吻和他进行来商量决定,甚至你一些工作中的事情和家庭上的事情,都可以和他讨论。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小孩前年考上了清华大学。我曾经曾经请他啊,当我做讲座的座谈会上做分享。他就说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就是整个小学阶段吧,他是陪伴着小孩。当然幼儿园就更加陪伴啦。但是到初中开始,他就不怎么去干预他的学习生活,要不要补课也得由他自己抓主意,要补哪一课也是由小朋友自己抓主意,最明显的一个就是他的小孩数学成绩是最好的。谁都补课的时候,他爸爸也建议他去参加一下补课。后来他同意了,爸爸就说你要补哪一科呢,爸爸以为是选择补语文,因为的语文成绩是比较差的,但是他偏偏选择补数学。爸爸也尊重他。爸爸慢慢分析一下原因,就是要。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并让它发扬光大。别的小孩子的选择是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6岁以内。所以6岁以内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