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眼和尺的成语?
后羿,济公,形容眼和尺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眼见为实,尺有长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另眼相看,贼眉竖眼,眼疾手快,目不转晴,鼠目寸光,尺有所短,近在之尺,得守近尺,尺枉寻直,尺水丈波,百尺竿头,不查不知道,学的都忘了,一查太多了,各写了几个,又学了几个[呲牙][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敬我一尺,我进你一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华成语博大精深,里面蕴含古人智慧与幽默,从亦庄亦谐的四字真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眼╳╳╳
眼高手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眼明手快,看得准,动作敏捷。
眼饧耳热, 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眼╳╳
过眼云烟,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形容眼光锐利,识别真伪。
明清的神仙传记里,有位火眼金睛的王灵官。他原名王恶,是湘阴浮梁的庙神,因为吞噬童男童女,被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用符咒焚烧炼出了火眼金睛。
小说西游记中,吴承恩也为孙悟空,打造了一双火眼金睛。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太上老君在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收获的意外所得。火眼金睛用来识别妖魔,根据原著描述,是通过身遭的气和头顶的云来判断的。不过也有因为大意误判的时候。比如“三调芭蕉扇”时,被牛魔王假扮的猪八戒,将到手的宝贝又骗了回去。看起来也不十分可靠。并且火眼金睛也识别不出妖怪的原形。不过这些也只是神话和小说中的情节。
火眼金睛,在今天多用于形容眼光犀利,洞察真相的人。
冷眼旁观, 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肉眼凡胎, 迷信的说法,指尘世平常的人。
手眼通天,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睡眼惺忪, 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望眼欲穿,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有眼无珠, 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另眼相待,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眼╳
大开眼界, 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见钱眼开, 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相传南宋时,苏州有个姓柴的大富商,人称“财万贯”。虽然家资万贯,但生性悭吝。有一年,财万贯的外甥,顾文秀,想去京城临安赶考。无奈家境贫寒,只得来找舅妈。舅妈就将几件首饰给了他,权当盘缠路费。财万贯得知后,却为破费了这点钱财,痛心不已,顿觉眼前一黑,谁想这下竟是什么都看不见了。
财万贯瞎了,这下他是真的慌了,四处求神拜佛。最后打听到,灵隐寺的济公,佛法无边。财万贯连忙去求济公。济公戏谑地说,“施主,眼不见,心不烦,还是看不见的好啊!”财万贯一个劲地磕头,“只求您医好我的眼睛,我情愿献上布施。”济公拿出化缘簿,“你出多少?”财万贯狠了狠心说,“十两!”济公笑着说,“亏你好意思说出口,真是枉为苏州首富了!”财万贯心一横,“一百两!”济公扭转头,“你还是回家摸银子吧!”财万贯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他终于颤抖地说,“一千两,总可以了吧!”济公说,“那我试试吧!”他假装念了几句咒语,又从身上搓了些泥丸给他吃,还不见好,济公说,“看来施主的眼是无药可救了。”
财万贯又苦苦哀求,济公说,“好罢,你的眼睛,临安新科状元才能治,咱们去找他吧!”于是财万贯跟着济公来到临安。原来,新科状元就是顾文秀。顾文秀听说舅父来了,赶忙将二人迎入客厅说,“外甥能中皇榜,全靠舅妈资助。”,命家人捧上十个大元宝,“外甥还没有多少家产,这一千两银子先孝敬舅父,就算还盘缠钱吧。”财万贯一听,还他一千两银子,满心欢喜,将十个元宝翻来覆去摸个不停。济公则在一边念着咒语,财万贯忽觉眼前一亮,看见了十个光灿灿的元宝,爱不释手。
济公笑着说,“施主,你这病,因为钱财所得,又因钱财治好,今后若要再发病,我和尚可就没办法了。这一千两银子,就算你的布施吧。”财万贯虽然心疼万分,但更害怕眼睛再瞎了,只好叹了口气,答应了。
见钱眼开,也就由此而来。形容贪财的人。
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眉来眼去, 形容用眉眼传情。
头昏眼花,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眼
豹头环眼, 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
低眉顺眼,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上一篇:民宿拍摄用什么镜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