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因关羽之死讨伐东吴,你怎么看?
刘备,东吴,荆州刘备因关羽之死讨伐东吴,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备讨伐东吴)
总结起来就是,刘备讨伐东吴是为了帮关羽张飞报仇,但更多的是为了收复荆州,吞并东吴,最终再实现统一霸业!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唁在此谢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锦绣江山报结义,九五之尊换无悔。使君之情可问天,奸滑刘备千古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在关羽死后,为了给关羽报仇,决定发兵讨伐东吴,从而拉开夷陵之战的大幕。而刘备选择讨伐东吴,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认为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首先关羽虽然犯了一些错误导致荆州丢失,自己也兵败身死。但是东吴撕毁盟约,偷袭荆州,擒杀关羽是不争的事实。蜀国君臣对东吴的背信弃义也是义愤填膺。为了兄弟之情和内部稳定,所以刘备在称帝当年,马上起大军讨伐东吴。
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发动讨伐东吴的战争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刘备想要重新夺回荆州,这是因为荆州对蜀汉政权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从诸葛亮在为刘备规划的“隆中对”里可以看到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荆州所在位置四通八达,从荆州出兵北伐省时省力,攻打东吴更是可以顺江而下,要是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蜀国只能从益州出兵北伐或东征,蜀道难行运输不便,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行军打仗时粮草的供给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同时荆州的丢失也让蜀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人口、财政收入和各种战略资源,也损失了大批人才和军队。这让蜀国的综合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由此可见讨伐东吴在战略上没有大的问题,这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情,既可以为关羽报仇以全当初桃园结义之情,又可夺回荆州解决受困于益州的不利境地。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隆中对》和关羽的两大任务
诸葛亮在隆中曾向刘备提出争霸的计划“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根据这个策略,第一是要取得荆益两州,巩固根据地,安定后方,积蓄力量;第二是巩固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第三在军事上,主要是巩固襄阳和汉中两大战略基地,条件成熟时,两面钳击洛阳,东吴出合肥侧击。这在当时,从刘备方面的战略来说,是完全对的。
因此,刘备入蜀时,就交给坐镇荆州的关羽两大任务:一面要相机夺取襄、樊,一面要巩固吴、蜀联盟。但关羽只想完成夺取襄樊的任务,和东吴的关系却搞得很坏。
后来有人责备关羽不该冒险进攻襄、樊,这个责备是不对的。江陵和襄阳相去步道五百里,以后《南齐书·州郡志》有这样的话:“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故也。”说明襄阳是江陵的北门,要保江陵,非争襄阳不可。尤其是东吴把湘水以东的桂阳、长沙等郡取走之后,江陵后方虚弱,只有北取襄樊,才能依阻汉水,摆脱三面受敌的地位。所以说关羽进兵襄、樊完全是当时形势所决定的。
应该说,关羽北攻襄、樊,并没有错,错的是襄阳长期进攻不下,应该估计到自己后方虚弱,及早回师,以待再举。
关羽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脆弱的吴、蜀同盟巩固住。孙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作为策略来讲,这是很大的失着。
还有,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关羽和他的僚属(文职人员)的关系很紧张,像潘濬这样一个优秀人物,关羽不知重用,关羽死后,反而被孙权争取过去了。麋芳是刘备的小舅子,时为南郡太守,守江陵;将军傅仁屯兵公安,他们投降孙权,都和关羽同他们的紧张关系有关。这些事情,结合起来,关羽就一败涂地,不可收拾了。
江陵、公安的失守到关羽被杀,这在蜀汉政权方面来讲,不仅丧失了荆州基地,被封闭于三峡之内;而且脆弱的吴、蜀联盟,宣告破裂,盟友变成敌人,这对刘备的打击是太大了。
二、刘备讨伐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
刘备在丢失荆州后称帝,称帝后就想夺回荆州。当时对这个问题蜀汉君臣中大致可以分为主战、主和两派。诸葛亮是主张维持吴、蜀联盟的,但他知道刘备主战很坚决,不敢极言劝阻。
从这一点上看,正史中刘备讨伐东吴绝对不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而是刘备认清了荆州对他问鼎中原的意义之重大,所以就必须力保荆州控制在蜀汉手里,这也是他两路出击夺取天下的根本。而为关羽报仇,我想这只是刘备的一个兴师的正义借口,加上《三国演义》的不断夸大,后世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刘备攻打东吴就是为关羽报仇,从而突出刘备的重情重义。
到了刘备后来打了败仗,他才敢说,“法孝直若在(这时法正已病死),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表达了他不同意出兵攻吴的想法。赵云是跟随刘备时间比较长久的将领,他也明确地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上一篇:郭麒麟说“我这辈子不能要个姑娘”,是否有重男轻女之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