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钓鱼人,野钓中线组子线何时宜长,何时宜短?
长子,鱼口,长短钓鱼人,野钓中线组子线何时宜长,何时宜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使用飞铅钓法
飞铅钓法就是将铅坠整体上移,一般在15公分左右,主要是适应鱼层上浮的情况,方便钓上层鱼,让它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截口,那么加长子线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钩饵到水之后,钟摆幅度变大,下降速度减少,那么鱼就能吃到钩饵了。当然将铅坠上移到浮漂座的下面也是可以的,那就是行程钓法了,是全水层作钓也是需要加长子线的。
最后总结
野钓的时候,子线长度到底怎么选择,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对于什么时候用长,什么时候用短,一般情况下是由水情,鱼情和作钓方法来决定的。当水深,鱼大,鱼在中上层活动,鱼口猛,使用飞铅钓法的时候,就要加长子线的长度,反之就要缩短子线的长度。当然还是有其它影响子线长度使用的因素的,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还是要以实际作钓为准的。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条猫钓鱼】,很荣幸能得到邀请,那我也来聊聊我的一点点看法。
野钓中长子线会比短子线好吗?
我个人会考虑以下几点。
1、针对垂钓鱼种来选择
一般在野钓中,我们都会选择一种鱼来作为目标鱼垂钓,就比如平时钓土鲮,就用短子线钓钝会比较好点,(比如大家熟悉的梅州钓法,就是5公分左右短子线)因为大家都知道,鲮鱼的嘴是朝下的,为方便鱼就饵,就只能双饵躺底钓滑铅。
如果是垂钓鲫鱼或是其它鱼,我一般是放长子线,相对会钓灵一点,这样不容易引起鱼的警觉
2、垂钓的鱼情
如果垂钓中白条或是其它小鱼太多,我会适当缩短子线的长度,用重铅大漂,这样饵料就能尽快到底,减少小鱼截食的机率。如果小鱼较少,就可以适当放长子线。
3、垂钓鱼个体的大小
在野外,鱼个体有大有小,如果在水流比较平稳的江河或是野塘里,如果上大鱼的机率较大,我会选择子线长点,这样不那么容易被切掉子线,而且还不容易引起大鱼的警觉。
还有就是野钓截口鱼时,(鳊鱼、翘嘴)我也会放长子线钓飞铅,这样方便鱼截食。
结语:在野外垂钓中,我们会遇到不同水情,鱼情,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来作出不断的调整,以达到和满足垂钓的需求,当然,也不能说哪种就一定会比另外一种好。
以上就是个人的拙见,有不对的也希望钓友们多多指教。
我是【一条猫钓鱼】,一个喜欢享受垂钓乐趣的钓鱼人,喜欢的可以关注下,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野钓子线一直都长,野生鱼警惕性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野钓中线组的子线何时宜长,何时宜短这个问题其实它是相对的,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要根据不同水情、鱼情、目标鱼而来决定。用不同长度或粗细的子线是会有很大不同程度的效果。以下我们详细来聊聊看看子线的长短应该如何选择呢?
很多钓友都知道我们在作钓过程中诱鱼的重要性,却大多不知道子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来思考一下,饵料挂钩抛竿入水后子线是被铅坠带着下沉的,铅坠重量对子线下沉速度起了决定作用,此时子线的长度还没太大影响。但当铅坠到位后,子线和钓饵会以铅坠为圆心做下落运动,这时子线的长度就决定了下沉的所用时间。子线长,在水中下落时间就更长一些,所能起到的诱鱼效果就更好一点,相反则次之。
知道了子线长度对诱鱼的影响,但我们也要根据不同水域,不同深度,不同季节,不同鱼类而来决定子线的长短。总而概之,钓深用短,钓浅用长;天热用短,天冷用长;钓小用短,钓大用长。
像现在的季节我们钓鲫鱼的子线长度可以定在15一20厘米,浮漂可以调灵些。钓鲤鱼时的长度可以控制在20一30厘米,像钓这种个体较大又狡猾的鱼种时,子线过短鱼一碰饵料会很快引起铅坠线组的活动,从而会使鱼提高警惕跑掉。所以有时候浮漂传递的这种假信号,会使我们往往提竿而不中鱼。但是当我们在钓草鱼这种啃食水底水草类的鱼时可以把子线定的短一些。当然所垂钓的水层不同子线的长度也有所不同,钓水面时为了稳定可以钓的短一些,这样灵敏度会小一点,如果钓水底,可以让子线长一点,让鱼钩在水底长一些。
总的来说,子线短灵敏度就高,钓饵到位时间短,其缺点是诱鱼效果欠佳。鱼的警惕性高。子线长的好处跟短则相反,诱鱼效果好,鱼敢吃饵,缺点是钓的钝,容易跑鱼。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广东的,惯性钓鲮鱼就短7一5cm,其他就10一12Cm,钓草,青大物就15一25Cm,活铅。
上一篇:预计在5000之内买什么手机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