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险这四种保险费要多少钱?
保费,车辆,责任险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险这四种保险费要多少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的车辆只是车漆遭到轻微损伤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大可不必去报保险处理,一方面动用保险会影响我们下一年的保费,如果报保险次数多的话不仅不会打折,还会造成保费上涨,另一方面,一般你去4S店处理划痕的时候,4S店都会进行扩损,一点划痕就要给你整个构件重新喷涂,甚至有的人会让你全车冲喷,美其名曰不会有色差,反正也不用车主掏钱,有些不懂车的车主信以为真,其实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已经受到了损失。
对于车辆来说,原车漆是质量很好的,也是所有4S店都无法达到的工艺标准,就算用再好的材料,也不能和出厂的状态相比较,而且当你出售车辆的时候,是否是原车漆则直接影响到了你的车价,这个时候车主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说,当我们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保险知识,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谨防被忽悠。
那么,以上我说的这几种保险都是多少钱呢?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交强险
1、私家车,6座车型及以下:950元;6座以上:1100元。
2、营运车辆:6座以下:1800元;6座到10座的:2360元;10座到20座的:2400
以上的费用为第一年的费用,从第二年开始,可以参考以下公式:
基础保费*(1+浮动比例)
其中的浮动比例就和我们出险的次数有关,如果车主没有出险的情况下,每年保费都会下降10%,也就是说,到买车的第四年,交强险相当于打了7折,所以说,交强险和我们每个车主自身的驾驶息息相关。
第二,不计免赔,车损险
在车险改革之后,不计免赔已经并入到了车损险当中,不需要车主再次单独购买,当我们购买了车损险以后,就可以享受不计免赔保险的保障。
在最新的保险改革中,车损险除了加入了不计免赔,还加入了车辆盗抢险,涉水险,自燃险,以及玻璃险等险种。
不过有些车主可能到现在都不明白到底什么事不计免赔,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一般我们在投保车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会在合同里约定一个免赔范围,就相当于一个起付线,比如20%,当车辆损失小于这个范围的时候,损失由我们车主自行承担,而不计免赔的出现,就把这部分损失又转移到了保险公司的身上,相当于车辆出现损失的时候,车主就可以获得全部的赔偿,所以在我看来,也是相当有必要的,所以才会在新的保险改革中直接并入到了车损险当中。
1、车损险的保费并不统一,和车辆的自身价值还有出现情况有关,一般以10万元的车型为例,一年的保费大约在1000元左右,具体可以参照下面的公式:
车损险=(基础保费+购车价*费率)*打折系数,其中的购车价包含购置税
2、车损险的保额基本上就是车辆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车价减去折价的部分,每年都会因为折旧降低,这个在签订保险合同的时候都会做详细的约定。
3、打折系数也和我们出险的情况有关,如果连续几年都没有出险的话,最高可以打到6折,也就是最优惠的了。
第三,第三责任险
第三者顾名思义,是当交通事故发生时,遭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的第三方,而第三责任险就是专门对第三方的损失进行赔付的。
一般三责的保费和我们投保的额度有关,额度越高,相应的保费也就越高,额度从10万到百万不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投保,如果经济情况允许的话,最好在100万左右,若是你身处一线城市,道路上豪车比较多,或者对自己的驾车技术不太自信,都应该相应的提高保险额度。
以小轿车保费50万额度来计算,一年的固定费用为1721元,然后再乘以各保险公司的打折费率,就是你实际的第三责任险保费了。
结语:
车辆保险是保障我们驾乘人员以及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保障,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购买,尽量加大保障范围,当然交强险是必须要买的,这样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即是对我们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保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强险是根据座位数和使用性质出险次数定价的,三者是根据保额和出现次数,车损险是根据车型和出现次数,车险综合改革之后已经没有不计免赔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说都不够保险公司算的,卖保险就是为了理赔,我就是想不明白出险一次三年不得优惠这不说了,为什么一年里出险一次和多次,来年的保险出险一次的不算贵,出险多次的贵3.4千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车型,分年限,还有三责险额度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即使同样车型同样年限,三责同样额度,也会根据是否出险理赔过等情况而价格不同,然后不同保险公司也会有折扣差别!所以,这个问题无法确定!最准确的就是提供行驶证,身份证,让各家公司报价,以系统数据为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强险和座位数有关系,车损和车型有关系,也和以前的出险情况有关系。三者险价格几乎差不多。需要用行车证信息测算一下
上一篇:身处机关单位应该如何避免成为背锅的老黄牛,拒绝加班回归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