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里面多次使用火攻,为什么多次得手?
火攻,刘备,火烧三国里面多次使用火攻,为什么多次得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主要是群雄之间的杀人放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统计过,《三国演义》大小战役里一共提到37次火攻,这里不少火都对战役起了决定性作用。
魏蜀吴三国的兴衰都和火有着不解之缘,三国里决定天下局势的三大战役都与火有关,第一把是曹操打败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取得决定性胜利,曹魏因此而兴。第二把是诸葛亮,周瑜联袂火烧赤壁,成就了魏蜀吴的鼎足三分。第三把是夷陵之战中,陆逊火烧连营,开启了后三国时代。
火攻这种战法为何屡屡得手呢?
火攻这种战法,一则要靠天时,下雨下雪都搞不成,二则看地利,开阔地上你放火,敌人会跑掉,三者看人为。天时地利还好说,古代将军熟读兵书,自然会趋利避害,哪会轻易让你烧到?
但凡火攻成功者,大部分都可以称之为名将。因为火攻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在哪里放火(地利),怎么使火势更大(天时),怎么样引诱敌人进入火圈(人为)等等。
袁绍,曹操,刘备等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他们本人不强,只是他们面对的对手更狡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他们都被自己人提醒注意敌人火攻了。然而,他们依旧中计了,何也?对手太强,能利用各种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您多次看到的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水淹七军,三英大战吕布,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都是明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三国志》是中国文化瑰宝《二十四史》
3.关于三国冷知识:吕奉先并非三国第一猛将,只是一位俊男,吕布战死于战争中,并非在白云楼殒命,只是被罗贯中化身为完美人物,至于罗贯中想抒发什么,无人知晓
4.关羽只是斩了颜良,并非诛文丑,张飞并非豹眼,大膀子,而是一位英俊不凡的将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胜利者为什么获得胜利
解答为什么有火攻、水攻等战术,我们必须了解三个概念。战术是什么?战术的目的是什么?战斗的胜利依靠什么?
战术是什么?
战斗中具体的行动叫战术。侧翼攻击、包围、伏击、三人小组、炮火覆盖、火攻、水攻这些都属于战术的一种。
战术的目的是什么?
一切战术的目的:保存自己,杀伤敌人。
火攻、水攻在古代是战役中常见的一种战术,兵圣孙子就专门写了一篇介绍火攻,的战法。人类掌握用火技巧的时间更长,可以自由操控,不像借助水的力量必须有专业工程师借助天时和地利配合。同时人对火焰灼伤有天生的恐惧感,在古代战争中,大部分士兵只能了解自己周围的情况,服从设在高地上的指挥旗、鼓信号。浓烟遮蔽视线制造恐慌情绪,对于士气打击可观。焚烧成功的话会造成很大的物资损失。
火攻战术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战役并不局限于中国。大航海时代西班牙“无敌舰队”就是被英国采用火攻打败的。
战斗的胜利依靠什么?
军事学家一致认为战争充满随机性。获得胜利一方比失败一方犯的错误更少。
战争的决定要素有:后勤、武器、士气、指挥、组织、训练等几个方面。
今天回答问题我们不考虑其他,假设三国交战双方后勤、武器、士气都是一样的。
我们翻开《三国演义》。第一次火攻皇答甫嵩颍川破波才。
波才打败朱儁率军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出身于将门世家的皇甫嵩安慰部下,黄巾军组织混乱,青壮老弱混于一营,指挥官波才毫无扎营经验,为了做饭方便,军营扎在一片野草滩里。夜间竟然没有安排巡逻警戒。如果乘夜放火,我们就能平定黄巾军。天从人愿,当晚大风呼啸。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用绳索放下一百精锐,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上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指挥战斗火烧博望,傲气冲天的夏侯淳不听劝阻,带领曹军进入埋伏,一把火打败十万曹兵;第二次火烧新野,曹仁领兵贪图功劳,没有仔细侦查,分散扎营在新野城民宅中。当夜被伏兵烧得魂飞破散。用大火为刘备烧出一条光明路。
“火烧赤壁”中,诸葛亮借箭借东风,曹操先中计杀了熟悉水站的蔡瑁、张允,又用铁锁让自家的船失去机动力,被周瑜和诸葛亮刷了声望。接下来借荆州.取西川.平孟获.白帝城托孤六出祁山,诸葛亮用一把把烈火,奠定了蜀汉家业。
细数三国,诸葛亮一生火攻达到13次,在第98回中就连用三次。“吾平生专用火攻”,诸葛亮对自家用兵战术的自夸。靠对手犯错诸葛亮成就火攻MVP。
诸葛亮一生喜欢用奇,因火兴又因火落,博望、新野、陈仓三把火,烧出了智慧的英名。葫芦谷忘记问问雨婆婆高不高兴,瓢泼大雨救了司马懿。
这是诸葛亮最后一次放火,它的熄灭,预示着诸葛亮弄险用兵战术的失败,生命即将熄灭,也标志着蜀汉即将覆灭的开始。
诸葛亮的故事告诉后人。自古用兵:正兵胜,奇兵和。正面打败敌人才是正道。锐不可久,刚则易折。一个套路用多了总有不靠谱的时候,没有创新是不行的。根基牢固的对手吃亏次数再多,终能翻身奴隶把歌唱。在任何时候扎好篱笆,练好内功都是第一等大事。
上一篇:一箱蜂捉了六百只雄蜂算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