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儒家政策不合事宜,为什么一直都有人推崇?帝王为稳固统治?
儒家,儒教,都是儒家政策不合事宜,为什么一直都有人推崇?帝王为稳固统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儒家政策不合事宜,为什么一直都有人推崇?是封建帝王为稳固统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汉奸王揖堂汪伪南京政权内务总长,为铁蹄下,被三十万军被血腥大屠杀淪陷区的人民,年年搞祭孔,学校强推修身课,强迫人民唱亲日美化日本侵略的文言文卿云歌,宣传,仁义礼智信,奉儒教为汉奸政府的国教,中华文化,伪钞上印孔子头像,献媚日本军阀主子,奴民,愚民,顺民教化之举,一边搞五次对抗日军民的治安清剿,屠杀抗日军民。
红岩里的渣子洞集中营墙上仍留有仁义智礼智信,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用以教化革命志士与共产党人的,,,。
封建主义为三座大山,儒教的伦理为其一。是落后,反动,对社会,对人民最不平等的私恶的邪说邪教。
百年革命之今日中国没有文化?没有思想?没有道德?沒有信仰?毛泽东主席说鲁迅为中华文化第一圣人。鲁迅先生说孔儒篇篇血淋淋二个字,吃人。
今天经百年革命,解放的中国,中国人民觉醒了,站起来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尊重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民,高速发展包容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不是其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文化的本质是克己复礼,但它却是在刻舟求剑,然而时过境迁,都没能与时俱进。
它是一种辅助帝王维系家国政权的教化理论。它对于任何时代的皇权统治都是适宜的。上层建筑的思想体系,具有立国安邦之功效,也是一剂良药。所以历朝历代儒学的长盛不衰也是可以理解的。
每当一个王朝更替,都会借助儒学来稳定天下,兴国安邦。所以它是帝王统治国家的思想武器。其作用与宗教类似,所以叫儒教。
圈内那些文人志士绝口不谈儒教具有教化愚民的功效,也是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推崇和发扬光大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儒?
儒者,能够解决国家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也就是说本来不是人,是类似于牲畜的存在,现在我们赋予他人格,以适应我们管理的需要。
所以,古代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族群呼之欲出,那就是奴隶性质的“民”。
所谓的儒,其实就是古代“废奴运动”后的自由民。
而儒家的代表,就是那些头脑反应快的自由民,他们为自己在儒教国家体系中的地位而发声,一般专指读书人,就是“儒生”,他们是儒家的领袖。
从儒家在周公旦作为道家贵族创立儒教,开展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化“民”为“儒”)开始,周公一直都是儒家的宗教信仰核心,儒家祖师爷孔子晚年就以不能再梦见周公而忧虑。
直到儒家平民皇帝刘邦的横空出世,儒家的平民势力才登上历史舞台,但由于势单力孤,他们是与吕雉代表的道家贵族势力结成阶层联盟,最后胜利果实却被道家贵族夺走,但刘邦留下了一着暗棋,就是大肆册封刘氏诸侯王,以保留儒家平民“革命的火种”,这样,吕雉虽然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道家“女皇帝”,而且开始疯狂诛杀诸刘,但是刘邦分封的刘氏子孙太多,面临“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所以汉王朝的统治初期最高统治者的产生比较随意,都是满宗室的去寻找接班人。
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平民势力终于头一遭迎来了奴隶性质的民众变为当家做主的儒家的久违的春天,他们的杰出理论家董仲舒倡导汉武帝实施了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翻身奴隶做主人”,成为王朝新贵族。
也就是说,儒家理论有一个“优秀奴隶之学”到“全面行政之学”的转化过程,而儒家皇帝提拔的人才,在道家贵族的眼中,很多都属于“佞臣”,就是能力超群,德行有亏的意思,现在的意思就是“有才无德”,比如卫青、霍去病。
到了宋王朝,朱熹的理学思想大行其事,因为儒家成为贵族已久,实际上又沦为了“新道家”,流行起来“假道学”,并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腐朽力量。
人们反对儒学,主要矛盾点是要废除宋明理学的问题,而儒家学说自古以来就有“革命”的思想及理论在里面,为古代被压迫者发声,一直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及义务,后来的皇帝,一度想把主张“革命”的孟子、荀子移出儒教的宗教场所孔庙,其原因也来源于此。
人们对儒家学说的反复,深刻的证明了儒家学说是存在重多流派的思想,拥护或者反对,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不能以偏概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叫儒?孔儒们就是靠封建专制的礼制制度中尊卑贵贱的不同等级丧礼,为别人主办丧事为生的一群人。由于到了周朝末期的《周礼》已经“礼崩乐坏”了,因此也影响到了儒生们的生存或既得利益了。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强烈地要求“克己复礼”,其实就是妄想复辟封建专制的礼制制度而已。
如孔老二为了“复礼”,而带领其徒子徒孙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却处处碰壁无人采纳,最终也只好在“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哀嚎声中死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