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上班十年后,要怎么样才能有大的突破?
目标,我的,自己的上班十年后,要怎么样才能有大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根据这个原则去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劣势,看清自己是否是选择了正确的职业道路,是分析自己在这条道路上是否能做到卓越的根本依据。如果你刚出象牙塔,看到这个答案一定会对你之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避免走很多弯路。如果你不幸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怎么办呢?我会在第三点给你答案。
第二, 如何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就?
1.制定职业发展目标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发现在毕业时有27%的人没有目标,在25年后,他们的的事业、生活经常不如意,他们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平;有60%的人有模糊的目标,在25年后,他们在平凡地生活着,也没有特别成绩,成为大众群体;10%的人有清晰且短暂的目标,25年后,他们的生活逐步上升,成为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只有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在25年的时间内,他们向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成为了社会顶尖人士。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目标对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儿,通常你哪也去不了。这里的清晰而长期的目标,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讲到的其中一个习惯叫做“以终为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秉持这样一个原则,不要想现在你想怎样,而是想3-5年后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随着这个目标去倒推你现在应该开始一步步做些什么,在过程中不断复盘和优化。比如,在确定收入目标的时候,一方面要参考自己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的岗位的平均水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自己的家庭支出,从而为自己规划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出来。
比如,小明为自己规划:10年后,年收入税后100万,世界500强互联网企业总监岗位,带领30人左右的团队,薪资收入每年80万,投资收入每年20万,在一线城市有一套价值600万的房产,有一辆50万左右的车,结婚并带有一个孩子。除法定之外,每年有15天的休息时间,可以旅游两次。
根据这样的人生规划,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小明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在毕业8年的样子实现年薪100万。那就意味着,必须在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年薪50万左右;而在毕业3年左右的时间,需要达到年薪30万的水准。于是,我们就能够把目标进一步缩短到3年进行3年的目标规划和分解。
2.在制定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行动计划
还是以上面小明为例,他必须在毕业3年左右的时间,需要达到年薪30万的水准。于是,我们对他进行3年的目标规划和分解。
比如,要在小明所在的行业,达到年薪30万的水准,除了普调之外,必须要升职到经理的岗位。那小明就应该以3年升职经理为目标,去进行拆解,从而得到每个阶段的目标。由此,小明可以在每个阶段进行目标划分和拆解,从而又针对性的去补充相关的技能,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努力,从而逐步实现职场上的上升(当然可能和实际有部分差距)。
3.按计划实施
做计划可能相对来说并不难,但是如何能够按计划一步步落实却是大多数人不能实现目标的根本原因。而不能落实的原因,大部分是我们的“拖延症”导致我们没有有效的利用时间。
怎样才能战胜拖延症呢?
初级的层次是将计划分解。比如我要策划一份“新年联欢会活动”方案,首先,我把策划方案拆解成:主题、时间、地点、人物、流程、分工、预算等,就像填空一样,可能会简单很多。接着把写“主题”的这个目标再拆解成“随意想、网络搜索、头脑风暴、定主题”,随意想就是首先自己先把想法、灵感不论正确与否写下来,然后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收集网络灵感资源;接着,找同事或相关成员头脑风暴,收集大家的想法和意见;最后定下主题。
第二层次是记录欲望,作为奖励。为什么打游戏我们可以一直有兴趣和动力,但是对于工作或学习却难以坚持?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游戏的反馈非常及时,我们只要完成阶段性的目标,就能马上得到相应的奖励,而工作和学习却非如此,反馈的时间线往往很长。针对这一块,我们在制定行动计划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激励机制,比如买一件新衣服,吃一顿大餐或者出国旅游一次等,来增强我们的驱动力。
第三层次是借助外力,组队前进。人类本身就是社群动物,可以借助从众本能和在同伴竞争中不愿落后的特点的“外力”去逼自己执行,比如像办健身年卡、交减肥违约金、公开承诺等都是类似的道理。
去年,我们公司搞了一个培训活动,就是让各部门的经理、主任及关键岗位成员随机组合成四支学习队伍,设置了积分PK的机制,这样每支队伍都不甘落后,积极督促本组成员执行学习目标,最终参与度和效果、满意度都非常好。
最高级的的层次就是追寻真爱。如果做的正好是自己非常喜欢的,自然会有无穷的驱动力。
4.及时复盘
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年轻有为”的人士,毕业短短几年就晋升公司高管,除了天赋之外,还能让我们与之拉近距离的方法就是修炼“复盘能力”。复盘是围棋术语,原意是指棋手在下完棋后再次审视自己在这盘棋中所作的每一步决策,帮助自己提升棋艺。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习得了复盘能力,能让我们少犯同样的错误,固化成功的经验,从而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复盘有四个步骤:
(1)目标回顾:回顾本项工作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2)结果评估:评估该项工作的开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3)原因分析: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是什么,达成的原因有什么,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4)经验总结:针对原因分析,制定出后期改善的措施,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固化成功的经验,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能成功的解决。
第三, 如果你现有职业已经不符合第一条讲到的“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标准”了,你应该怎么办呢?是立即辞职重新开始还是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发展下去呢?
我的建议是根据具体情况。“入错行”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选对了职业,能够“做我所爱”,那么你就有很大机会在这个岗位上做到100分;如果不幸因为被客观因素裹住脚步,比如“孩子、票子、房子、面子”走上了不能让自己“扬长避短”的职业道路,那至少你需要做到“爱我所做”,按照第二条的措施,寻求标杆、制定目标——扎实推进——及时复盘,就能有所突破,至少能做到80分。
如果你既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也没有勇气探索自己可能会喜欢的工作,而是一边抱怨一边工作, 这是最不可取的,这条道路就是一条不及格的路,终究会通往失败。
综上所述,要在职场上寻求长远的发展,首先需要审视自己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其次不断的通过PDCA循化去落实工作,最后如果你现有职业已经不符合第一条讲到的“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标准”,也要做到“爱我所做”,按照第二条的步骤去开展工作,至少做到80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