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今功利性和短视的教育模式利弊如何?
短视,社会,功利性现今功利性和短视的教育模式利弊如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今功利性和短视的教育模式利弊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功利性和短视的教育模式,缺乏了许多的健康发展。单纯的学习模式,学生不是乐学,而是苦学,课程内容设置,难度系数大,使学生思想负担重。学校教育把主要的着力点,都放在了知识的掌握上。而对学生的品质,态度,习惯等,教育很不足,侧重知识技能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唯有知识论。而其他方面思想品德,学生素质等,被放于次要位置。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有知识,无道德意识,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缺少批判思维品质,培养技术型,而不是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循序渐渐的过程,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比喻十分恰当。可是现今功利性和短视性教育十分突出,揠苗助长,过度教育已经使中小学生不堪重负。中央曾三令五申并多次下达文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收效甚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究其原因无怪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先进与否重要标准。尽管各地采取划片招生等措施,由于升学率不高的学校,招生困难重重,面临生存压力。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说服力,各个学校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对学生多方施加油压式教学方式。例如,作业量加大,变相补课占用学生休息时间,题海战术。弄得学生疲于应付,顾头顾不了尾,学习没有上去,反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第二,家长面对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攀比心理严重,导致孩子思想和心理负担过重,产生性格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形成了不掌握足够知识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的社会氛围。
第四,目前考试定终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兴趣班补课班等等轮翻轰炸。使孩子们应接不暇,头晕脑胀,学无所成。
总之,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九年义务教育改成十二年势在必行,减轻中考压力对中小学生来说,对中小学校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精神解脱。如果这样,学校会腾出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通过活动才可以达成实效,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真正由口号变成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针对以上,我提出个人看法,
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社会、个人的稳定健康的发展。像种大棚菜那种心态培养人才,表面看来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好大学,毕竟人是家庭的人,社会的人,国家的人,不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说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出发点。
论语学而篇孔子把以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才是第二位的,这种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内容。代代相传,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继承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
现今功利性和短视教育的结果,让人早该反省了。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的德。德、智、体、美、劳,把人培养成有素质、有担当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家庭、社会、国家未来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领跑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功利性会破坏学习知识,传承文化最有意义的目标,会让孩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出现扭曲。而短视同样会毁掉学生三观,为了一些功利,强硬的教学生不该学习的内容,短时内的确成绩,荣誉都有所成就,但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破坏殆尽,所以现在社会一些毕业生从以前的“小白”变成了真正的小白,哪怕领导去教,去带也会发现很累,发展空间局限,想法单一。这是一个比例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是如此,但这样的情况的确越来越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功利性至上,培养不出大师。急功近利导致人心浮躁,把教育当做一生一世的事业去追求,以梦想家的精神态度去追求教育的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理想,才是终极目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时代的要求是相匹配的。
不应该要求教育脱离现实需求,中国两千年多来的教育,春秋战国时代是最有效的,因为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集体大型机械化农耕,大力扶植村办企业,实现全民工业化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