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可能消失的职业有哪几种?
职业,人类,机器不可能消失的职业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程序员
理论上来说,机器人完成基础的编程工作是完全可行的,毕竟,它们本身就是由代码构成的。英特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确实开发成功了全球首个能自动生成完整软件程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但目前来看,机器人编程依然只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耗时耗力,即算有朝一日实现了,也明显替代不了所有的程序员。此类系统即便能淘汰众多编程工作,但也仅仅是起到辅助作用,毕竟在非常规的紧急时刻,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还是人类。
2.护理人员
相比人工智能,人类的另一个无法被机器模仿的特质就是同情心和情感交流技能,也许人工智能能够很好的规划你一天的护理计划,但很难与你有感情的沟通。因此,在护理人士这类真正需要情感投入的职业中,机器人尽管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要求,但终究很难代替。另外,在这多说一点,就是很多人其实不愿意做看护,很多人认为它“钱少事多”,但实际上,有越来越多的8090后选择了这个职业。而且未来对于高级看护的需求会更大。还有一个未来的新兴职业,晚年生活规划师。到2100年时,地球上将会比现在多出40亿人口,并且人类的寿命也会比现在长。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世界63%的人口将会在65岁以上,并且平均年龄将会持续变大。有人认为这个时候晚年生活规划师将会成为热门职业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老人都会重新审视和定义晚年。
3.健身教练
近些年,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减肥顾问”层出不穷。机器人作为减肥顾问,能够比人类更加客观具体的看待问题,而且机器的算法全面精准,可以制定出更好的减肥计划。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比不上看见一个真正练出了八块腹肌的教练有激励效果,而且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无法像健身教练一样陪你一起锻炼。
4.建筑设计师
近年,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所谓 \" 人工智能建筑师 \" 被开发出来,但这些系统能完成的工作仅仅是画图纸而已。而建筑师真正赖以立足的创意、审美、空间感、建筑理念和抽象的判断都是机器难以模仿的。所以说,画图纸不难,难的是对空间的抽象理解,这是人工智能力所不能及的。
5.公关
就连人类自己,也很难去模仿那些人情练达者的社交能力,更何况不具备情感反射的机器人。曾经,国内的一家公关公司宣称他们开始使用一种 \" 公关机器人 \",但它的实际功能只是为客户撰写公关稿而已。即写公关稿是机器人能胜任的,但人工智能不懂如何巧妙地平衡舆论。
6.心理医生
机器无法理解人类的情绪,但依然可以学会用某些方法来处理与情绪有关的问题,就好像不理解“什么是诗”的机器依然可以写出不错的诗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确实可以胜任心理咨询的工作,因为心理咨询原本就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人类的情绪可以被有效地处理。然而有些时候,急于处理问题恰恰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机器无法处理这样的悖论,而习惯了机器思维的人类同样无法处理。并且心理治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倾听,这一点人工智能也是难以很好的完成的,而且需要心理治疗的人目前也难以接受向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倾诉目前人工智能对情绪和心理的理解仍然在初级阶段,短时间内很难有显着的突破。
7.教师
人类独有的、被视为最后堡垒的能力,都恰恰是机器所无法传道授业的。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以能将海量只是汇集在一个芯片之中,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相处和交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恰恰是目前仍只能难以达到的。
9.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
艺术之美、思想之美是人类最后的堡垒,它代表的是创造力、思考和审美能力。
10.个人培训师和管理人
现在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在全职一份工作的同时身兼数职,最后干脆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至于自由职业者具体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但是根据很多自由职业者的叙述,反而比在职的时候“更不自由”,但好在了在其中。因为“更不自由”,所以对于自由职业者们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比如: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营销、持续营销与自我发展管理等。而现在市场上,就已经有一些大咖在线上线下开班授课进行这些培训,成效可以说是非常好,所以,能够做这些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将会在自由职业者的竞争市场中立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