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可能消失的职业有哪几种?
职业,人类,机器不可能消失的职业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替代的性,是智能机器的使用者和操
作者。
未来会失业的工作主要是容易被科技
创新所替你体力劳动者和简单的脑力
劳动者,除此之外,其它从事智慧创
造工作失业的可能性极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亲爱的题主。先说我的论点:没有消失的职业,只有消失的工作。
职业:职业,即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例如:工程师,教师,公务员,医生等,这叫做职业。
工作:工作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劳动又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例如:打字员,客服人员,出租车司机,保安等,这叫做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现在很多人担心未来会不会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消失掉?答案是肯定会。但是职业不会消失掉。
先简单讲一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分三类:感知,决策,执行。
感知分为: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就是利用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代替人类的眼睛,耳朵等器官。参考汽车的倒车雷达,360环视影像。
决策分为:行为决策,路况决策,路径规划等,这一部分就相当于一部分大脑的决策。参考现在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L2,L3基本都有搭载。
执行:就是动作的操作和运动等。例如:机械臂电焊,喷漆等动作。
合起来就是,当一辆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毫米波雷达探测到右前方突然进入一个行人(感知),立即将信号传入行车电脑,电脑决定立即刹车决定(决策),底盘控制系统立即做刹车的动作(执行)。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火车站,空港,银行,超市等场所,广泛应用了自主过行,验票,结算等动作,就是把识别,决策,执行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大量的节省了基本劳动力。这是好事,因为大量的简单重复的动作是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或者逃离情绪,人类是情感动物,长期机械劳动是对于人类能力的抹杀。所以需要机器把这些人解放出来。
但是这不是失业,脱离原来岗位的人会立即流动到其他的岗位。还记得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国企改革出现大量离职人员,当时社会上就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现在看看是不是有一部分人从落后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了。
只能说在接下来的几年,有一些工作岗位会减少,例如流水线工人,话务员,大堂服务员等。
但是不要害怕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失业,这不过是劳动力的一次调整。只要参与社会分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知识,技能),始终会越来越好的。这也是技术的发展在倒逼人类能力的提升。
篇幅有限,不能长篇大论,如果您觉得还可以,请点个赞,因为我现在正在通兴趣认证,真心不容易。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光学产品商
由于我们日益暴露在各种屏幕之下,将光学产品商列入在未来不会消失的职业名单中,显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合理结果。此外,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到来,光学领域从业者很可能将成为很多企业不可或缺的战略人才。
2.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担负着研究、解读和描述人类过去的重任。这个职业的存在关乎我们所有人的生存,因为正如一个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观点所说的那样:“一个不了解自己过去的民族注定将重蹈覆辙。”
3.哲学家
人们很少会去质疑那些投身于统计学和数学世界的人的职业未来。在大数据时代,他们失业的可能性看上去很低。但人们不太了解的是,人工智能的进步与哲学的贡献密不可分。
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之父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1925)曾说过:“每一个优秀的数学家至少是半个哲学家,每一个优秀的哲学家至少是半个数学家。”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4.服务员
中国是自动化领域的强国,因此可以以该国为例一窥服务员这个职业的前景。
中国早就开设了拥有机器人服务员的饭店,但一切看上去并不那么完美。因为这些机器人服务员的对话能力非常有限,只能理解大约40个句子。未来的饭店真能靠它们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这些饭店纷纷曝出“解雇”机器人服务员的新闻也并不奇怪,因为它们的工作效率实在太低。
5.记者
一部最普通的手机就足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一条新闻,这带来了“全民记者”的时代,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困惑。如何区分真假消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脸书网站日前宣布将大力打击假消息在其平台上发布的原因。
人们再次将关注点聚焦在更具公信力的媒体身上,这些媒体对自己的品牌负责,每条公之于众的新闻都印着记者的名字。这只是记者这个职业面临的一场变革的开始。
6.翻译
很多人都会质疑这个选项。我们都知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软件提供免费即时翻译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翻译这一职业如何能继续活跃下去?
事实上,在翻译诗歌或揣摩很多文学巨着中作者的意图时,有很多微妙的细节是翻译机器无法捕捉到的。幽默感则是人工智能目前在翻译中难以逾越的另一重障碍。
7.律师
与很多人的认知恰恰相反的是,技术掀起的数字海啸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它进入我们生活的速度,这使得法律框架的适应节奏面临挑战,无人机就是典型的例子。
无人机能够担负起很多危险和枯燥的任务,去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执行任务。不过,无人机也对我们的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涉及商用无人机的事故日益频发,其带来的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对无人机进行更负责任的应用的同时,也急需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无人机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律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