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求推荐适合初中生阶段看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安迪,的是,自己的求推荐适合初中生阶段看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求推荐适合初中生阶段看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我和我的祖国》
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而《我和我的祖国》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们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形成情感共鸣。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和《护航》七个部分组成。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和祖国息息相关的事情。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夺冠》这一部分,影片从上海老弄堂的两个稚嫩孩童的角度出发,讲述了1984年中国女排在奥运夺冠这一女排的历史里程碑。将中国女排夺冠时中华儿女欢呼雀跃的激情展露的淋漓尽致,仿佛使观众重回80年代那个天线吱吱呀呀,邻里街坊团团围在黑白电视机旁的热闹景象。
2.《风雨哈佛路》
这一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在生活在黑暗痛苦深渊中的美国女孩——利兹。她是一个拥有坚定意志的女孩,尽管命运对她多有不公,她却凭借着她的顽强意志与不懈坚持打破了命运的枷锁。
利兹深爱着她的父母,尽管他们是“瘾君子”、酒徒,尽管他们未尽身为父母之责,尽管他们贫困潦倒,生活千疮百孔,利兹仍然深爱他们。在面对母亲的去世,父亲也身染艾滋,无家可归时,她深知不想成为一个笨蛋,就必须去上学。
于是,她一边用两年的时间修了四年的课程,一边兼职以挣生活费。她奔波于纽约的两端,在深夜地铁上安静睡去……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纽约时报四年奖学金,入学哈佛大学。
3.《垫底辣妹》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成绩为全年级倒数第一,打扮入时,喜欢与朋友们玩到天昏地暗的甜美女孩工藤沙耶加,成功逆袭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年级倒数第一如何成功逆袭名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什么教育。
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如何将一个个学生塑造成一个个合格优秀的出厂产品,而在于如何对一个个迷途的孩子伸以援手,倾注心血,建构联系,实现改变!
所以,每一个人都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而实现这些可能性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这俩电影教育、励志感爆棚。
1.《阿甘正传》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是不是是上帝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或者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无法预料和无常无规,永远让你使料未及,无法琢磨。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可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生来就比别人反应慢一点点,似乎处处受人白眼,甚至被人骂作“笨蛋、白痴”,就像本片的主人公阿甘一样。
2.《中国合伙人》导演陈可辛。三个屡遭失败的年轻人从相遇到相知的传奇创业故事。孟小俊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他一开始就是个学霸,不断练习英语,为了去美国留居,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工作丢失再到洗盘子,这是他的尊严受到了耻辱。但他并没有放弃,回来继续奋斗,最终身价过亿,很敬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觉得《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很值得看,对人生有很大的意义
第一点得救之道,尽在其中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很少有评论讲到。 在最终决定越狱之前,安迪与瑞德之间有一段对话。关于自己的“罪名”,安迪说: “我太太说我是个很难理解的人,像一本合起来的书,整天这样抱怨。她很漂亮,老天,我是多么爱她啊,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我倒是可以想像,一个花了二十年时间策划独自越狱的人,如果真的天天生活在你的枕边,还真是一件有点可怕的事。 关了二十年,他也有了反思,安迪对自己的“罪名”有了新的认识: “……对,是我杀了她,虽然不是我开的枪,但是我害她离我而去,她就是因我而死的。” 这段话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它有关本片的主题“救赎”,而“救赎”是一个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就像东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外国人也不明白),宗教色彩很强,很容易被我们误解。以前有个朋友向我推荐此片时说:“你看过《拯救肖申克》这片子吗?太好看了,那个叫肖申克的人,真是太牛了。” 可以说,原著作者斯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说都有很强宗教因素。影片又加强了这一特征,加了一段书里没有的内容——典狱长第一次查房,在安迪的房间发现了一本圣经,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得救之道,尽在其中”。 这是一句双关的话,既是讲安迪越狱的小锤子藏在其中,更在讲整个影片都在讲人生的“得救之道”。 东方文化下的我们,想要理解这部电影,必须理解“救赎”这两个字。
第二点,救赎的三层意思 救赎,指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使其脱离灾难或危险。所以救赎有三个基本要素:有罪——付出代价——解脱。 救赎的第一层本意,结合电影,相当于我们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当然是反讽。 但电影所讨论的“有罪”,远不至于此。 在影片的开头,安迪对瑞德说自己是被冤枉的,瑞德不无讽刺地说:“肖申克”这个地方,除了我之外,都是无罪的。 这里的“有罪”,是世俗意义上的犯罪。 而安迪后来说的那些忏悔:“对,是我杀了她,枪不是我开的,但我害她离我远去,是我的脾气害死了她”,“没错,是别人干的,却由我受罚”。 这里的“有罪”,是宗教意义上的“原罪”——傲慢、嫉妒和暴怒。 在基督教义中有一点很特殊,因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背叛,人生下来就有七种“原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而人生就是一个“救赎”的过程。 所以“救赎”的第二层意义,是宗教上的,指为陷入罪孽的灵魂,支付代价,给予其真正的解脱和光明,使其灵魂得以净化。 监狱表面上是为你犯下的罪而受罚,实际上,你也在摆脱你的“原罪”。 安迪表面上看是蒙寃入狱,但此片的宗教意义下,监狱却是人生“救赎”的最形象化的体现。 入狱后,安迪靠着之前当银行家的经验,帮狱卒和典狱长逃税和洗钱。这事儿,他之前肯定没少干过,不过之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原罪”,之后是为了“给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因为户外干活有了啤酒,才像正常的工作”,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这就是一种“救赎”。 典狱长为了方便安迪为自己洗钱,把他安排到图书馆,安迪却利用这个机会扩大图书馆的规模,帮助那些罪轻的人掌握一技之长,出狱后更容易获得新生活,这也是一种“救赎”。 典狱长利用安迪为自己洗钱,这是私欲的“原罪”,他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安迪利用他的信任越狱,并反过来告发,使他的下半生在监狱中度过,让典狱长也为自己的“罪”与“原罪”进行“救赎”。 不过,“救赎”还有第三层意思,是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
上一篇:五万元创业好,还是买车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