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有这精力搞房地产不是更好?
互联网,马斯克,轨道怎么看待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有这精力搞房地产不是更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房地产公司没什么科技含量,科技公司看不上。星链计划有点像谷歌热气球网络的升级版,运营成本是很高的,就民用角度来看,就看后期开放出来用的实际效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家造火箭就是为了去火星开发房地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4月22日下午12时30分,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基地发射,携带了60颗卫星。这是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的第七次成功发射。加上之前的6批,现在,已有422颗卫星在围绕地球飞行了。
星链可以干什么呢?不少人认为,星链等低轨道卫星星座就是6G,那么,马斯克的星链能否颠覆5G、6G?
这就要从卫星互联网的历史说起。卫星互联网2005年诞生于高通量通信卫星,是高轨道的同步通信卫星,迄今已经有15年。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卫星互联网的历史。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1/ 星链无法颠覆5G和6G,大家别被带偏了
钢铁侠伊隆·马斯克一直都很火。
2015年3月在硅谷,老兵戴辉现场看了他和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关于特斯拉无人驾驶的高峰对话。随后特斯拉发布了自动驾驶功能,开启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热潮。特斯拉在上海临港修了一个大厂,是中美合作的典范。
做好一个特斯拉已经很牛了,但神人马斯克还做了另外一个牛逼的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扬言要“殖民火星”,赚足了大家的眼球。纽约港的无畏号航母博物馆上停着企业号航天飞机。讲解员小伙告诉我:SpaceX的火箭比NASA(美国宇航局)自己的火箭要便宜很多,所以NASA干脆将近地轨道业务外包给了私人公司SpaceX。
SpaceX星链(STARLINK)计划一步一步成为了现实。疯狂的马斯克在2015年就提出计划发1.2万颗卫星,最近更是扬言要发4万颗。1.2万颗低轨道卫星的轨道分布在340—1300公里之间,使用Ku波段、Ka波段以及V波段。
4月22日下午12时30分,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基地发射,携带了60颗卫星,这是第七次成功发射。马斯克说,星链将在6个月内开始公测,首先服务的是高纬度地区(美国北部和加拿大)。
星链可以干什么呢?首先,这将构成覆盖全球的骨干传输网络。服务海洋、森林和荒漠等偏远区域,与海缆以及光纤的作用类似,但更加灵活。这也是O3b中轨道卫星星座应用成功的一个领域,等下我在O3b的成功经验中介绍。
其次,为飞机、邮轮、车辆等移动场景提供数据传输。我们在飞机上,也可以越来越多地用WIFI了。另外,个人和家庭宽带上网。很多山高水长的地方,本来就在用卫星上网。星链的资费能够更加便宜,那就更好了!
有人称星链等低轨道卫星星座会替代5G和6G,也有很多人认为星链就是6G,这其实都不正确。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可以直接用星链上发出的WIFI信号。但卫星发出的是Ku, Ka, V波段的卫星信号,需要专门的接收终端。SpaceX并没有透露终端的大小,马斯克曾经说到“这些终端看起来就像是一个UFO插在了一根棍子上”。
所谓1G到5G其实指的都是地面移动通信系统(PLMN)。到了未来的6G,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如基站)也依然还是绝对的核心。当然,卫星通信可能会加入成为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星链会有很多应用限制。要有专门的接收终端,没有办法将其接收装置集成到目前的智能手机里。室内没有卫星信号,这是一个巨大的硬伤,需要外接天线(如架锅)。速率将远低于5G,资费也肯定比5G贵。现在4G的定向资费都已经到10元钱10个Gbps了,等到5G用户多了之后,可以更加便宜。时延尽管比同步卫星小了很多,但还是远大于5G(更适合工业互联网)。
所以,星链是颠覆不了5G和6G的,但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
2/ O3b开局得胜,与华为3G最早技术合作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左边是ELON MUSK,右边是格雷格·怀勒(Greg Wyler)
格雷格·怀勒是个狠角色,他第一个建立了互联网卫星星座的成功商业模式。
O3b Networks运营中地球轨道(MEO)卫星星群,在赤道上空,距地球8000公里,比传统的地球同步(GEO)卫星更靠近地球。相比地球同步通信卫星,O3b的地面站传输的速率更高,还大大降低了时延,是真正的宽带卫星系统。覆盖范围限制在南北纬40°之间的区域,所需的卫星数量最少12颗,当然,多多益善,目前在轨有20颗。卫星接收天线体积大,设计复杂,要有两口可以自动旋转的“锅”,来同时跟踪两颗卫星(追星)。
O3b的成功商业模式就是和传统电信运营商和华为这样的技术伙伴进行合作。我就是最早的见证者之一。
2013年,O3b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有了12颗卫星,开始提供服务了。很快达到原计划1年1亿美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首次证明了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发展前景。
2013年刚开张,就获得了在马来西亚Maju Nusa的网络上与华为3G基站联袂应用的订单,每个地面站可以提供高达几个Gbps的接入,服务于偏远区域的华为2G/3G基站业务回传。
老兵戴辉当时在华为企业业务BG负责业务发展,因此多次与O3b进行技术交流,采用O3b的回传,华为3G基站的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都可以顺利实现。这在邮轮上应用也很有意义,形成了一个叫digital ship的解决方案。我的上司张顺茂发言:华为与O3b一起,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基于卫星的通信解决方案。
2016年8月,国际卫星巨头SES整体收购了O3b,SES之前也是O3b的大股东(占比49.1%)。
格雷格·怀勒的O3b旗开得胜,给了野心勃勃的马斯克巨大的启发,终于在2015年为SpaceX找到了现实的挣钱的商业模式。
3/ OneWeb悲情故事,只恨SpaceX太强
2014年,他成立了OneWeb公司,计划打造由650颗低轨卫星组成的空间卫星星座,为全球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有了O3b中轨道卫星星座的成功经验,这次他要玩更加疯狂的低轨道星座。不过,好运气并没有始终陪伴着他。
上一篇:被艺术培训机构骗钱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