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麦灌浆期是否浇水?
小麦,土壤,墒情小麦灌浆期是否浇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小麦灌浆期浇水过多,一方面容易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土壤含量饱和、土壤根系缺氧窒息,这样会造成小麦出现短时缺水黄叶等问题,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小麦因土壤湿度过大而发生倒伏,再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小麦秸秆茎叶贪青晚熟而影响小麦的灌浆时间和灌浆饱实度。除此之外,如果在中午高温时浇灌浆水,会导致小麦蒸腾作用急剧增强、叶片急剧脱水,容易诱发小麦发生叶片萎焉或黄枯的问题。
3、小麦灌浆水什么时间浇比较合适?
从小麦浇灌浆水的最佳时期上来说,小麦在开花抽穗后就会立即进入到灌浆期,为了预防小麦灌浆期缺水,一般在小麦开花授粉后10-15天左右时进行浇水最为合适,或者在小麦孕穗到灌浆初期时进行,在月份上大约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这段时间开始浇水比较适宜,正常天气情况下,建议在小麦籽粒灌浆初期时进行浇灌,这样浇水后不容易造成小麦倒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麦成熟前10-15天左右时应当立即停止浇水,否则会影响小麦籽粒的饱实灌浆或导致小麦成熟期推迟。
从小麦浇灌浆水的最佳时间上来说,小麦浇灌浆水时应当选择晴天且无风上午8-11点或下午4-6点这段时间进行,在中午高温强光时段一定不可浇水;同时,小麦浇灌浆水水应当选择未来3-5天没有大风、大雨的天气,否则会导致浇水后的小麦发生倒伏减产的问题。
从小麦灌浆水的浇灌量上来说,以保持麦田土壤70-80%左右的持水量为最佳,浇水时应当根据天气和墒情适量灵活浇水,对于小麦灌浆阴雨比较多的麦田或地区,应当适量少浇少灌或暂停浇灌,对于小麦灌浆期持续高温干旱的麦田或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如果浇水后发生集中降雨或者浇水过多,应当及时挖沟清渠来促进田间水分的尽快散发。
二、小麦灌浆期除了要浇好灌浆水,还要做好哪几方面的管理?
1、注意补充营养、预防早衰,增强小麦的抗旱、抗逆、抗干热风能力
小麦进入到扬花抽穗到灌浆的中后期后,此时小麦的根系会逐步的老衰退化,吸收水肥的能力会逐步的降低,此时管理的重点应当时保护叶片、延长叶片制造养分的光合作用时间,既要预防脱肥早衰,又要预防倒伏和干热风危害。
因此,在小麦进入到灌浆期后,我们可以在适时适量浇好灌浆水的基础上,用0.5%尿素水+0.3%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芸苔素内酯喷施小麦叶片,连续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以此来为小麦补充养分、延长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寿命、减少叶片水分的散发流失量,可以起到促进小麦加快饱实灌浆、提高小麦籽粒千粒重、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增强茎秆坚韧度、避免或减轻倒伏和干热风危害,从而确保小麦后期稳产与高产。
2、重点做好麦田上的“一喷三防或多防”管理,确保后期稳产
小麦灌浆期正处于温度高、降水频繁的时期,此时虽然小麦能够旺盛生长发育,但高温高湿的环境也为各类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阶段对小麦产量影响比较大的病虫害类型主要有白粉病、叶枯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咱们农民朋友应当注意在4月开始就加强田间病虫害的巡查与检测,在发现麦田有病虫害时通过喷打药物进行早防、早治,尤其在小麦进入开花抽穗后的灌浆期时,更应当加强麦田中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的“一喷三防或多防”(一喷三防是指防干热风、防倒伏、防病虫害)药物管理,以此来确保小麦稳产和高产。
小麦“一喷三防或多防”的最佳时机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时间上大约集中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常用的肥药主要有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粉锈宁、戊唑醇•咪鲜胺、啶虫脒、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联苯菊酯、氰烯菌酯、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具体用哪些药物进行复配喷施,大家应当根据自家麦田主发病虫害的类型灵活选择。
在小麦进行肥药“一喷三防或多防”时,所有的杀菌剂、杀虫剂以及叶面肥要按照规定的用量浓度进行二次稀释配制,打药的时间建议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9-11点或下午4-6点左右,在药液使用量上要打足且要全面周到、不重不漏,一直打到叶片全部湿润、叶尖开始凝水滴落为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