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出师北伐中原,体现了赵云的什么特点?
刘备,蜀汉,自己的诸葛亮出师北伐中原,体现了赵云的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亮出师北伐中原,体现了赵云的什么特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云乃三国时期五虎上将之一,忠肝义胆,武功超群;赤诚忠勇,淡泊名利。在陪同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赵云的这些特点展现无遗。
(1)
他主动请缨,体现了忠肝义胆。
国主刘禅与军师诸葛亮确定北出祁山,进取中原的方略后,赵云彼时年事已高,但出于对先帝遗愿的赤诚,出于保刘氏江山昌盛忠勇,他坚请参战,义薄云天。
(2)
他愿为偏师,体现了勇于承担。
赵云被获准参战后,他不计私利,任劳任怨。愿承担重任,率偏师佯为主力,诱敌大军,为主力部队减轻压力。须知,诱敌之军,其功难显。
(3)
他全师而退,体现了智勇双全。
其时蜀国兵分三路北伐,诸葛亮率主军攻打祁山;马谡领军驻守街亭以防张郃;而赵云则出兵箕谷,布下疑局,吸引曹操的主力部队,任务最险。待街亭失守,败局已定,蜀兵撤退时,唯赵云退兵有序,镇定从容。
(4)
他笑对降级,体现了淡泊超然。
赵云两救幼主,功勋卓著。但他面对关、张等人封候,而自己无缘时,能沉静自若,不争不辩;首次北伐失利后,他虽无大过,却被降三级,但能坦然受之,不存私怨。
总之,三国风云、群雄割据、战火纷起、英豪频现,而赵云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在北伐时彰显的特点,是“常山赵子龙”的本色表现。
有诗赞赵云:
常山有虎将,
智勇功昭彰。
名节书青史,
忠烈世流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出师北伐中原,体现赵云的勇武。赵云是作者罗贯中心中的偶像,忠君尽责,具有大将风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赵云是三国时期广受大众喜爱的武将,常山赵子龙白马银枪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那么在正史上,赵云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尤其是在蜀汉后期作为五虎将硕果仅存的赵云,在诸葛亮的北伐中有着怎么样的特点,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蜀汉中坚,忠贞无二
赵云自先主投袁绍时期,便追随刘备转战各地。算是仅晚于关羽、张飞、简雍等人的第二批老班底。与关羽、张飞常年独领一军不同,赵云在刘备时期长年担当守护中军的职责,就是类似于刘备的保镖。但也正因为如此,说明赵云还是深得刘备信任的。而赵云也始终没有辜负刘备这种信任,不管刘备如何落魄颠沛,赵云始终忠心相随。并且在长坂坡赵云还勇救幼主,端的一身是胆。
因而在刘备、关羽、张飞纷纷去世后,诸葛亮急从永安东线召回赵云,以震慑蜀中,辅助自己稳定内部局势。由此可见,赵云的威望和忠贞在众人心中是受高度认可的。
二、沉稳应变,刚猛勇烈
诸葛亮一次北伐时,自己率主力攻打祁山,让赵云和邓芝率疑兵佯攻郿城。结果,赵云率领的疑兵部队数量太少,被曹真率领的主力部队击败。但是赵云却处变不惊,沉着地压住溃败的阵脚,收拢溃兵,然后重新占领扼要位置固守,继续牵制曹真大军。而与之有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在街亭失利的马谡,指挥失误,作战乏勇,遗弃士卒,临阵脱逃。
这一战,赵云保持了以往沉稳冷静,刚猛勇烈的作风,在败势中依然还能维持局势不溃散,粮草不失,实属非常难得。
结语
赵云作为蜀汉五虎将中寿命最长者,在蜀汉的危急存亡之时,保持忠诚,稳定大局。最后在诸葛亮北伐时还在整体溃败的局势下,稳住了阵脚,对于整个蜀汉政权而言,是精神上的支柱,是军事上的栋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伐时,老一代人,包括刘备、关羽、张飞等都已经去世,赵云已经年龄大了,但还是能去就去,燃尽最后一滴心血。提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精神。中途也去世。三国最完美性格的将军就是赵云。活岁数最大。自然去世。和性格吻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云是孔明的保护神,要不诸葛亮出使东吴帮助其决胜赤壁之战也不能心定,更不要说去柴桑吊周喻,北伐时,子龙虽老,但宝枪不老,足可成诸葛亮的定海神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