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猪蓝耳病能自愈吗?
仔猪,母猪,耳病猪蓝耳病能自愈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架子猪和育肥猪体温升高到41度左右,部分猪全身发红,少数有耳朵和尾部皮肤呈现紫色斑块。十天左右即可耐过,死亡较少,但是生长缓慢。若继发感染其他病,如连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死亡率会上升。
猪蓝耳病怎么预防:
一、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还要给予优质的资料。
二、不同来源的猪群,禁止混群。容易交叉感染,包括器具,针头等。
三、尽量禁止将初生仔猪寄养到产子24小时之后的母猪栏内,24小时后初乳就没有了,仔猪的免疫状态已经固定。
四、免疫接种,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公猪采精前或母猪配种前2至3个月首免,每周一头份。母猪在产前30天加强免疫一次,此处出生20天后,每头注射一头份。
五、定时做猪群免疫抗议检测,掌握猪群抗体水平。
猪蓝耳病怎么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生时可用干扰素加抗生素配合治疗,育肥猪可以呼吸道药消除症状,防止细菌继发感染,降低病死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已研制出猪蓝耳病油乳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采取下列综合性措施可以限制该病的发展。
(1)暂停引进新的种猪,可以遏制病毒感染新的易感猪而形成病毒循环,在本场集中发病时期过去之后,情况会稳定下来。据报道,有些猪体内携带病毒长达50天,并认为阳性猪的隔离期至少应达60天,因此,发病猪场暂停进猪的时限最少不能低于2个月。由场外引进猪的隔离观察期应达2个月。
(2)产仔舍、仔猪培育舍与其他猪舍应隔离开,产仔舍及仔猪培育舍应在上风向,包括自然风的上风向和本场人工排风的上风向。
(3)认真执行产仔舍与仔猪培育舍的全进全出制度,进行严密的空舍消毒工作。清群之后,空舍14天,第1~2天进行彻底清扫,用热水(>95℃)冲洗,先后用甲醛和酚类消毒剂进行消毒,在第12天再次用甲醛进行消毒。
(4)加强进出场消毒制度和隔离制度,经常进行带猪消毒和灭鼠工作。
(5)仔猪注意保温,加强营养,注意喂食维生素与电解质,及时应用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感染。
(6)母猪怀孕70天以前流产的,可尽快配种;怀孕70天以后流产的,应间隔至少21天以上再混群配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蓝耳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生猪得了此病,治疗难度很大,但不是不可以治疗,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降低病猪的死亡率.首先要对病猪进行解热,消炎对症治疗,可用神农热毒清或圆环瘟毒康肌肉注射,同时用强效阿莫仙注射或用喘支宁肌肉注射以降低死亡率.配合使用神五消毒液或圆环毒杀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其次,受威胁的猪场可用蓝耳病毒疫苗进行接种,如老百姓有需要,可到当地畜牧兽医站订购.二未免母猪所产仔猪在12日龄首免(活疫苗),30日龄二免(活疫苗);已免母猪所产仔猪25~35日龄接种灭活苗.种猪应选用灭活苗,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至1个月接种灭活苗.怀孕母猪分娩前(1~2月)接种灭活苗,间隔20~30天接种两次.生活护理:保持良好的卫生工作,做好疫苗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极少数能耐过,临床不呈现症状,采食正常,终生带毒。为什么?
一、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怀孕母猪和一月龄以内仔猪易感。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二、发病机理
PRRSV可通过血液循环穿透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引起怀孕后期母猪流产及繁殖障碍。
三、临床诊断
发病母猪表现为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发热,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怀孕后期,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弱仔。
一月龄仔猪出现典型的呼吸困难,食欲废绝,体温40℃以上,腹泻,备毛粗乱,少数仔猪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死亡率高达80~100%。耐过的仔猪生长缓慢,极易继发其它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自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自愈的!烂耳病主要表现在肥育猪群,猪的耳朵首先出现小的擦伤,然后逐渐感染扩散至耳朵组织而变成坏死,接着逐渐腐蚀。此病发生后,不易治疗。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使用长效青霉素针剂,配合使用以碘为基础的消毒剂产品做好消毒。此外,要尽量避免擦伤。
上一篇: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鸿蒙不存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